行为处方:让病人不药而愈
医生在给病人开药时,常常会向病人提出一些忠告,比如少喝酒,不抽烟,避免情绪激动等等,这些无疑都是有益的。
但是,近年来不少医学专家认为,简单或笼统地向病人提出忠告或建议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要针对不同疾病,不同发病年龄的特点,向病人提供尽可能详细具体的治疗和保健知识。如该疾病是如何形成的?这种疾病可能出现哪些特征或症状?可以首选哪些药物?哪些药物会出现副作用怎样处置等。由于许多疾病与社会因素,精神压力,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所以,医生不能忽视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行为教育。比如: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推荐一些有利于疾病治疗的饮食疗法、运动锻炼方法,或者介绍一些“释放压力”的生理行为,如跳舞、唱歌、旅游、哭、笑等,让病人通过这些方法消除不良情绪,减轻身心压力。也就是说,医生应该把具体行为作为治病或保健的方法,与开具的药方一并推荐给病人的方法。医学专家称之为“行为处方”,或叫“无药处方”。
医学专家认为,行为处方将在未来医疗保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社会环境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不少疾病的发生、发展常与心理状态不良、工作紧张及生活压力过重有关。社会因素是导致疾病的不可忽视的诱因。医生开具行为处方的目的是为了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自身心理压力,调动体内正常生理功能,最终达到康复目的。另一方面,随着非处方用药的日益普及,一般病人迫切需要了解更多医疗常识和药物安全知识。行为处方还可以强化人们的健康意识,使人们懂得健康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药物能治病,但良好的行为方式防治疾病同样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有些行为方式还能起到药物难以起到的治疗效果。比如:患者直接参与“释放压力法”,往往很容易达到释放压力,减轻病痛的效果,患者的自信力也会增强。具体方法有:哭(悲哀反应),笑(欢乐反应),艺术活动(创造力反应)及击打练习(撞击反应)等。哭的良好减压作用常被人所忽视,哭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但它可以使人在紧张中得到放松,有助于消除积蓄以久的压力或悲伤。笑是大家公认的治病良方。不少生理学家对笑的生理学原理作了研究,几乎都肯定笑的医疗效果,笑对血压的冲击,对神经、内分泌和呼吸的作用,但是要适当的频率。这对健康长寿都是有益无害的。艺术活动是行为处方中最广泛的一类,包括绘画、音乐、雕塑、诗歌等多方面,声音、乐曲、节奏、光线、色彩、形态及词语等,对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有积极的冲击力,使人精神上产生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欢愉感,忘却常存心中的忧愁和痛苦。
行为处方的内容还有园艺劳动、游戏竞赛、欣赏景色、品尝美味、沉思祈祷等都属于行为处方的范畴。甚至夫妻生活,医生也可开出有益健康的性爱处方,有人断言未来的医生,将会开具越来越多的行为处方。当然医生开出的行为处方,应当根据可靠的临床依据,具体而不空泛,适用而不繁琐。通过必要的学习训练,对各种行为疗法有深刻的了解,这样才能使行为处方真正成为安全有效,受人喜欢的处方。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