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荷师恩 崇尚孝道师道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非常崇尚孝道、师道,古语有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自古师徒如父子,师生关系与父子关系是同等的。父母给我们生命,老师给我们慧命。我们的身体得自于父母,我们的智慧,我们的学术,是老师教导的。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史可法,他每次回到故乡,第一件事不是回家,而是先到老师家。即便老师不在了,对师母还有老师的后代子孙,他都竭尽全力奉养照顾。
传 道
我的师父是北京弘医堂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裴永清教授,他以父母爱护儿女之心爱护我们、教导我们,毫无保留把他的经验传授给我们;给予了我们如慈父一般的恩泽,师父以他的智慧、德行、善巧方便,引导我们走正路,不使误入歧途,真正做到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师父的教诲让我一生受用不尽,让我一生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
《礼记·学记》里面告诉我们:“人不学,不知道”;《三字经》里面告诉我们:“人不学,不知义”;范仲淹先生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古师亦有云:“人生世间,第一要亲近良师善友。有良师善友,便可归于正道。否则,燕朋相聚,便日沦于下流,而疾病亦因之常不愈也。”
师父在他的新作《裴永清医案医话》面世后,第一个为我写了赠言:“在自己学业有成之时,一定要将自己的所有经验和教训毫无保留地传给后学,尽一个‘中医人’的职责和道义。”读到此处,我不禁心头凛凛一振。
古代的读书人不怕自己没有子嗣,而是害怕不能把圣人的道德学问承传下去;自己没有子嗣,只是影响一家,道德学问没有承传,将影响后代子孙,所以他们的心中是时时想着要为国举才。师父曾跟我们说:“孟子曾云:‘人生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看着你们大老远地跑来学习,我真的很高兴!你们在这儿学习后提高了技能,就会有更多的当地老百姓受益!”我辈虽非“英才”,看到师父的如此的期待亦自是不断加倍努力以报师父之恩。
如果说师父把他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这些弟子,只是诠释了“师徒之义”、尽到了“师道”,还是“小爱”的话,那么,师父在自己事业、身体正盛时把这些宝贵的经验写出来、并进而在第12期“弘医书苑”中医讲习班中免费为中医后学讲授,传授给天下四方,便是真正的“大爱”!师父真正尽到了一个“中医人”的职责与道义!
从师父身上,我明白了什么是“道”、什么是“义”。师父教我学会了做人一定要遵循道义、随顺道义,这样才能逐渐培植自己的德行、提升自己的境界;师父希望我们都能做聪明的学生、尽早毕业,毕业后好好为社会大众服务,帮助一切众生尽早得以身心健康,因为这是我们的使命。
敬荷师恩
我们要学习师父的“大智慧、大愿力”,做到“敬荷师恩”。“荷”,就是承担、领受,我们要能够承当、承担、担当得起师父的期望,要把弘扬中医、利益众生的大事业承担起来作为自己的大愿,这才是敬师;要能体解师父的教导才是“领受”。人生都因有责任才能不断成长自己的心灵,责任的承担亦是成长的开始。我们不能把师父的教导与期待当成空话,当成口号,我们要积极担当并落实!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习”之原字,上为“羽”,下为“白”,其意为小鸟振翅日有所进。《说文解字》中意为:数飞也。从羽从白。因此,“习”,除人们通常所说的“温习”之意外,尚隐含一种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从思想到行为的一种归依。所以,我们要把师父的教导落实在工作当中,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当中,利益他人,自己才会得真实利益,“利他”即是“利己”。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当我治好了越来越多别人治不好的患者时,我恍然间意识到自己一路奔波来北京来学习,不只是让自己得到了好处,更多的是让这一方百姓得福;当我心里越来越多地承载着百姓的病苦,对自己的得失就变得越来越淡泊,很多问题得以轻松“放下”,以前忍无可忍的事都可以一笑了之,以前志在必得的东西也渐渐看成了浮云,心中唯有“尽早学成,为百姓服务”这一念……我开始真正体会到师父一直向我们传递的“正念、利他”之乐。
最后,真诚地向各位师父们道一声:“师父,父亲节快乐……”(曹清慧)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