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在澳大利亚
•维多利亚州政府通过了《2000年中医注册法》
•全澳注册中医执业者4706位
•3所公立大学开设中医本科或研究生课程
•中医执业者必须通过英语能力测试后方可继续申请注册
•对于应邀前来澳大利亚短期从事中医教学或科研人员,如果在澳期间从事中医临床实践也必须申请有限注册
澳洲中医发展回顾
澳大利亚是以本地土著人和来自各国移民组成的发达经济体,人们安居乐业,对自身的卫生健康要求甚高,加上历届政府在医疗健康方面的巨大投入,建立了以西医为主体兼容中医药、针灸等在内的其他辅助医学的完整医疗保健体系。
最早的中医行医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兴起的“淘金热”。那时候大量来自中国广东、福建沿海一带的华人到澳大利亚,带来了中医学。
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应邀访华,其随行记者第一次向西方世界报道针刺麻醉手术,澳大利亚与其他西方国家一样,也兴起了学习和使用针灸的热潮。当时从事针灸执业的主要是西医生(general practitioner)、捏脊师(chiropractor) 和整骨师(osteopathy) 等专业人士,后来逐渐有些对中华文化感兴趣的普通人士也加入到针灸学习的行列并组织了规模不大的自律性中医协会。
随着上世纪80和90年代连续两波的移民和留学浪潮,大批来自东南亚国家具有从事中医药经验的移民或受过正规中医教育的中国留学生,开始登上澳洲舞台。
中医学在澳大利亚得到了空前发展。维多利亚州政府在中医界有识之士的大力推动下,向州议会提出动议并率先通过了《2000年中医注册法》(The Chinese Medicine Registration Act 2000)。在起草和执行这部州的中医注册法过程中,由于需要修改各医疗健康行业注册法的相关条文。因此,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决定在维多利亚州试点用一部法律替代各医疗健康注册法来统一管理医疗健康行业,随后在维多利亚州通过《2005年健康行业注册法》(Health Professions Registration Act 2005),从而使包括西医,牙医,药理,中医,理疗,捏脊,整骨,护理和验光等10多个医疗健康行业管理都统一在这部法律框架之下。
经过5年运作,维多利亚州的成功经验得以向澳大利亚联邦其他5个州和两个领地推广,于2010年由各州和领地的议会分别通过《2010年健康执业者国家监管法》(Health Practitioner RegulationNational Law Act 2010)并成立“澳大利亚健康执业者监管局”(Australian Health Practitioner Regulation Agency 简称AHPRA)。
同年联邦卫生部宣布于2012年7月1日起把中医行业也纳入该法律的管辖范围,从此澳大利亚的中医行业获得了法律保障。全澳从事中医学的执业者都必须向AHPRA提出申请,通过澳大利亚中医管理局(Chinese Medicine Board of Australia)制定的注册标准审核后才可以执业。违规者将会受到刑事追究。
注册中医执业者共4706位
澳大利亚中医管理局于今年3月公布了最新的全澳注册中医执业者(包括针灸师,中医师和中药配剂师)数据。共计有4706位注册中医执业者,其中54.7% (2575位)为女性。做为第一大州的新南威尔士(州府设在悉尼),注册执业者人数最多占41.1%。维多利亚州(州府是墨尔本)紧随其后占27.1%。从执业者年龄看40到44岁和50到54岁的人数最多。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有137位70岁以上的老中医获得注册,而通常其他行业的人士在耄耋之年都早已闲赋在家,而百位老中医依然雄心勃勃地活跃在医疗第一线,验证了中医师越老越有价值的说法。与西医10多万注册医生相比,中医在澳大利亚主流医疗体系所占的比例不大,还有继续发展的空间。
中医人才培养
负责培养本地中医人才的大学分布在悉尼和墨尔本。开设中医本科或研究生课程的公立大学有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 University), 悉尼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西悉尼大学(University of Western Sydney)。私人学院有悉尼中医学院(Sydney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南部自然疗法学院(Southern School of Natural Therapies)和奋进自然健康学院(Endeavour College of Natural Health)等6所高等院校。
学制从4到5年不等,笔者兼任课程的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系开设5年全日制中医和人类生物学双学位课程。学生在校的最后一年还必须到中国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实习3个月方可毕业。另外还开设面向已经具备其他医疗健康本科学历人士的3年在职中医药或针灸研究生课程。对中医博士或博士后人才的培养更是不遗余力。从上述几所院校毕业的学生,在满足澳大利亚中医管理局颁布的英语注册标准和其它要求后均能顺利获得注册资格。
海外中医如何赴澳行医
中医起源于中国并已经走向世界。来自世界各地,主要是中国的持有中医学历的新移民如果需要重操旧业,必须向AHPRA提出注册申请。
从2015年7月1日开始,英语非母语国家的海外医疗健康学历持有者都必须通过英语能力测试后方可继续申请注册,中医执业者也不例外。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