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疏》缪希雍晚年的作品
《神农本草经疏》是明代最重要的中药学著作之一,也是注解《神农本草经》最重要的本草文献之一。作者缪希雍,字仲淳,号慕台,海虞(今江苏常熟)人。幼年丧父,家道中衰,孤苦多病,赖于慈母教诲,先习儒,17岁因读《内经》自医疟疾,遂学医。后读书有成,壮年出游四方,拜师交友。壮年缪希雍电目戟髯,外貌似剑侠。他悬壶济世,是集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于一身,既注重传承又勇于创新的著名医家。《神农本草经疏》与《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为其一生最重要的两部医学著作。
《神农本草经疏》是缪希雍晚年的作品,缪希雍晚年创作此书的动机,在书的自序中讲得很明白:“《神农本草经》者,古“三坟”之一也。其成于黄帝之世乎?……其为开天大圣,悯生民疾苦,于饮食衣服外,复设针石药物,用拯夭札……”所谓三坟,是指伏羲、黄帝、神农之书。缪希雍认为《神农本草经》是产生于上古岐黄时代的古书。缪希雍《本草单方》序中曰:“以谓古三坟之书,未经秦火者,独此耳。”正是因为该书的经典的重要位置,缪希雍才在晚年尽力“沉研缵极,割剥理解,神而明之,以观会通……抉摘轩岐,未发之秘”。
缪希雍喜欢广结朋友,27岁开始用了十年的时间云游四方,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期间曾在福建巡抚许孚远门下做幕僚,后又在京师(北京)徐明贞领导下兴修水利。虽然担任一些社会职务,然而却时时行医,总结临床案例,其经验都被总结至《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这种游历和临床经历对于缪希雍晚年总结编写《神农本草经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缪希雍在《经疏·卷一》中通过《似中风与真中风 治法迥别误则杀人》一文,分析了西北、两浙、七闽、百粤、两川、滇南、鬼方、荆、扬、梁三州之域因其地理风水差异,则在中风的治法上也应该区别对待。缪希雍采传统农业文化中的“地制宜”思想,发《内经》之《素问·异法方宜论》中“五方”理论,结合自身云游四方、考察地理山川及临床的实践经历,提出了这一观点,他是“知行合一”医者。这些经历是《经疏》编写的实践基础。
《神农本草经疏》全书三十卷,卷一为《读经疏引》1篇和《续序例》上,内含理论文章33篇,涉及理、法、方、药诸多内容。卷二为《总例》,列举补气、温补、大热、破气、闭气、降气、破血等药物33类,还包含《续序例》下,内含“诸病应忌药”7门和治法治要5篇;卷三至卷二十九,与宋大观《证类本草》相似,列玉石部、草部、木部、人部、兽部、禽部、虫鱼部、果部、米部、菜部共10部,大悉分上、中、下3品,唯人部、禽部、果部未分;卷三十为补遗,载《证类本草》未载之药,含玉石部、木部、人部、兽部、鱼虫部、米谷部6部,载药33种。并且,缪希雍在具体的药物中除引原文外,在“疏”中阐发自己的药学性味归经等理论见解,在“主治互参”中采纳诸家,结合临床实际互参互考,其成就确实开创本草学的一个新时代。前辈云《经疏》出而《本草》亡,非过论也。
《神农本草经疏》全书集理法方药于一体,对于中药理论的阐发颇有独到与创新之处。譬如,关于四气五味和药物归经问题,全书的分析十分详尽。理论来源于实践。中医中药非玄虚、神秘的理论。药物的性味归经并非先祖之规,而是在实践与体悟中,参考天地阴阳之理,运用取象比类之法,先人之理如此得来。而其药物种类、性质亦非一成不变,后人完全可以根据自身体会、临床实践和参考诸家而不断补充之、完善之。缪希雍能够根据本草经典,旁征博引《外台秘要》《千金方》《肘后方》等,汇百家之言,根据自身经验,创新发挥又不脱离经典理论,其知行合一,阐理有据,运用辨证、整体、取象比类之中医思维,中医中药之灵动奥妙一一跃然纸上。
诺贝尔获得者屠呦呦研究员曾指出:“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故而中医的传承发展是一以贯之,无论是古代缪希雍还是今之屠呦呦,他们弘扬之道离不开经典古籍这个根基,并在此基础上开拓了各自的学术领域。
书如其人,且书弘其道,何以弘中医之道?答案自在不言中。(王志翔)
上一篇:2014国际护士节主题
下一篇:传统医药是非遗组成部分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