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吃素更健康
如今,悄然传播的素食文化,使得素食越来越成为一个时尚的标签。
吃素的原因除了宗教、环保、减肥以外,最为人所推崇的就是养生了。
然而,只吃素不吃荤一定有益吗?怎样吃素才健康?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王静怡教授对食素有一番更为科学、独到的见解。
食素利于净化血液
随着营养过剩导致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富贵病”发病率的增高,吃素成了越来越多人追赶的一种潮流,其益处更是不胜枚举。
防癌益寿 据统计,健康长寿的人群吃植物性食物较多,且素食膳食中的植物化学物具有预防癌症的作用,包括类胡萝卜素、植物固醇、多酚等。来自牛津大学流行病学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也表明:素食者患癌症的风险比肉食者低12%。
减少慢性疾病 素食膳食中胆固醇含量较低,又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从而减少肥胖、高胆固醇血症和冠心病等发生。此外,蔬菜中的纤维素还可抑制人体对砷、镉等重金属的吸收。
净化血液 素食还是血液的净化剂,因为血液只有在保持弱碱性时才能发挥其正常作用,多食蔬菜和碱性食物,体内的酸性物质将被中和成无毒的化合物排出体外,血液亦能保持弱碱性状态。
改善糖尿病 国外研究发现,长时期坚持素食者,糖尿病的发生率比长期吃肉者下降74%。如果以五谷杂粮、豆类、蔬菜水果等素食作为糖尿病患者的三餐,受试者的血糖控制较好,且有减重的效果。
光吃素易营养不良
素食有益,但需要注意营养素的补充和搭配。王静怡教授指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食谱应以谷类为主,注意粗细搭配,荤素搭配,但不建议单纯吃素食。原因主要是植物中不含有哺乳动物特有的8种必须氨基酸,这8种氨基酸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物摄入。完全吃素,容易使身体缺乏优质蛋白质,对健康是不利的。
美国医学家也指出,单纯素食因为无法得到只有从荤食中才能获得的维生素B12,可导致记忆力下降等不良后果。此外,有些老人长期以素食为主,有的几乎长年不吃荤,患上了巨幼细胞性贫血(简称巨幼贫)。“巨幼贫”的危害很大,如果长期在贫血低氧的情况下,会严重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供血,反而容易诱发缺血性心脑血管病。
在吃素几乎成为一种时尚的时候,王教授提醒大家:素食主义≠健康生活!据一份对僧侣寿命的调查发现,僧侣由于长期吃素身体抵抗力低,患贫血者较多,平均寿命反而低于普通人。“蛋白质的更新可以修复细胞,长期吃素,还会影响到身体的免疫系统。”
王静怡教授表示,从营养学角度而言,长期素食并不利于健康,“偏素、适当吃荤”才是科学的饮食方式。
要吃就吃“蛋奶素”
总体来说,吃素的人可分为“全素食”者(不吃所有与动物有关的食物)、“蛋奶素食”者(只吃蛋和牛奶这两种动物性食物)和“奶素食”者(除了牛奶,其余所有动物性食物都不吃)三种。王教授指出,素食者最需要注意的是营养均衡。相对而言,“蛋奶素食”者在营养摄入上受到的影响较小,是比较健康的素食方式。排除宗教信仰的原因,要想健康食素,大家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少油少盐。由于素食的自然风味较为清淡,有些人会添加大量的油脂、糖、盐和其他调味品来烹调,使得糖、盐等的摄入明显超标。不仅影响身体代谢,增加胰脏负担,血液中的胆固醇也会增加。
2.搭配蛋奶。长期食素者要想获取均衡营养,不妨从鸡蛋和奶制品中摄入优质的蛋白质。
3.适量吃荤。可将坚果(花生、核桃、腰果、夏果等)、鱼类纳入素食食谱。牛羊肉等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是比较理想的肉类食物。
4.与豆类交朋友。豆类中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比如豌豆、扁豆、大豆等。绝对素食者要保证每天蛋白质足量摄入,建议每日中餐和午餐都补充豆类食物。
5.高维生素。素食者要补充丰富的维生素,多吃菌类食物,香菇、木耳、金针菇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6.补充足量主食。植物性的食物往往提供的热能比较低,因此素食者要补充足量的主食。每餐中淀粉类的主食占的比例要提升到1/3,以补充足量的热能。对于体力劳动者而言,可适当增加主食量。
上一篇:银屑病关节炎
下一篇:扁鹊“起死回生”的故事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