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伯 清寒之燥案
编者按:王和伯(1891-1970年),海盐石泉人。17岁从师于晚清名医金子久先生,是金氏二百多弟子中的佼佼者,1912年在石泉悬壶开业,1918年即名噪乡里,声誉鹊起。1934年,迁硖石行医。1963年3月被浙江省卫生厅评定为海宁最早的“省级名中医”。1918年戊午岁九十月之交,燥疫流行。王和伯遵《内经》及吴氏之旨,投以苦温,颇获奇效,本版特选出其治疗秋燥胜气病5例,今起陆续刊出。
包男。燥有二义,秋分以前之燥,尚邻于夏,故为干热之燥,秋分以后之燥,已邻于冬,乃是清寒之燥。初起寒热咳嗽、鼻窍窒塞,惑于清燥救肺之说,冬地鲜斛,蔗浆梨汁,几于无方不有,无日不尝,两旬以来,热如火烙,纤毫无汗,欲咳不扬,气逆若呃,面容青惨,皮肤干枯,盖外寒内伏不宣,气津无由流布,夫蕞尔一身,竟为病邪药邪交战之地,岂不岌岌危哉,脉象细涩,舌苔干毛,勉拟辛宣苦降温开,以冀万一。桔梗一钱,豆蔻八分,广郁金钱半,白杏仁三钱,瓜蒌皮三钱,干姜四分,通草八分,橘红络各一钱,清炙甘草四分,枳壳一钱炒。两帖。
二诊:昨日服第二剂后,皮窍之间,稍有汗潮,因此肌体灼热,略有缓和之象,自胸齐颈,白累累,咳嗽未爽,痰出较多,面部青惨之形,顷已转现黄滞,唯自脘及腹,隐隐作痛,自觉胀满不可复耐,但按之亦不甚坚硬,便秘溲少,出口殊艰,病经二十五日,从未稍进谷食,唇干口燥,脉细舌毛,证情虽若转机,尚难恃以无恐,再拟辛开温化,俾得续效始佳。制川朴八分,生干姜四分,仙半夏钱半,枳实钱半,茯苓四钱,木香八分,大腹皮二钱,广皮钱半,白杏仁三钱,玉桔梗八分。三帖。
三诊:自脘至脐,点密布,腹部之胀已退,肌表之热日轻,咳呛有痰,稍进糜粥,面色渐得开朗,大便亦获更衣,唯小溲窒痛异常,少腹攻痛而硬,脉象沉细,舌根厚腻,此上中之寒湿已化,下焦之寒湿犹痹,皆受从前阴柔滋腻之累瘁,今病已渐就坦途,当开下痹,以化蕴伏。乌药二钱,淡吴萸五分盐水炒,两头尖钱半,大腹皮二钱,茯苓四钱,木通一钱,青皮钱半,炙鸡金钱半,白杏仁三钱,丝瓜络二钱,仙半夏钱半。三帖。
四诊:迭进温辛之品,以宣通三焦之痹,始则发于胸,继而现于腹,今则自脐及足,均已透齐,气机日渐流通,痹象日有退舍,小溲畅,身热除,纳谷渐增,夜能成寐,进步如此之速,洵非始料所期,然已焦头烂额矣,痰出转稠,咳嗽未退,改投轻剂,以善其后。橘红一钱二分,炒黄川贝二钱,半夏曲二钱,冬瓜子三钱,茯苓四钱,甘草梢五分,瓜蒌皮三钱,紫苑钱半,白杏仁三钱,生芽谷四钱,炒竹茹钱半。四帖。
按:该患者系海盐张鼎桥南船方浜人,年未二十,学业于上海一铁器店,戊午阴历八月中在店患病,日就沉重,最后医生回绝,乃送回家中,所持药方十余张,已如上述,我初诊时满面青惨,骨瘦如柴,前后治疗半个月,诊治四次,竟能转危为安,病家喜出望外。
上一篇:老年人热敷的作用 耳聪目明又健脑
下一篇:冬季忙养生吃点生姜来防寒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