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准确 皮肤病并不难治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理事、广西中西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西皮肤性病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等,现为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皮肤性病科学术带头人。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教学经验及较强的科研能力。医疗技术娴熟,擅于运用中医、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对皮肤科疾病及性传播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治;对变态反应疾病如慢性荨麻疹、湿疹;毛囊皮脂腺疾病如脱发、迟发性及持久性痤疮;银屑病、尖锐湿疣、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等皮肤性病科顽固性疾病的诊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注重中医辨证调治,内服与外治相结合,从而达到治病求本,防止或减少复发的目的。
几年来,先后主持和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厅局级项目6项、广西高校重点项目3项,主编出版著作1部,公开发表论文20多篇。
在我们身体可能罹患的各类疾病中,皮肤类疾病可算是疑难杂症最多的一大类疾病了。不少患者往往反复发作,病情越来越严重。这时候,辩证准确,治疗得当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再加上我们国家传统医学——中医中药的运用,皮肤疾病其实是可以治愈的。
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我深刻体会到,很多皮肤科顽固性的疾病通过运用中医理论对患者病症、皮损、舌、脉等的辨证分析,确立正确的治法、方药,内外合治,往往取得满意的疗效,解决了患者的疾苦。以下是我近两年碰到的两个案例,经过准确辩证及对症治疗后,效果都比较好。
典型案例
慢性湿疹 中药治疗
约一年前,我接诊了一位外地患者李先生,记得当时李先生的双手、足背均有肥厚性斑块,局部粗糙、脱屑、皲裂,伴瘙痒、疼痛,双手屈伸不利,反复复发加重约6年,已经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及工作。
李先生曾经在不少医院治疗过,并被诊为“慢性湿疹”,在治疗上口服过抗组胺药,还外涂多种皮质激素类药膏,症状时好时坏,停药后病情加重。我通过认真了解病情,仔细查看皮损及舌、脉,确立治疗方案,给予了他中药内服外洗并用,一周后复诊,瘙痒、疼痛症状好转,双手能自然屈伸。在嘱咐李先生继续坚持治疗,并遵医嘱调护后三个月,他再次复诊时,双手足皮损基本恢复正常。并且在坚持外涂润肤剂的情况下,他至今随访未见复发。
辨治分析:湿疹因其病因复杂和患者可能具有一定的体质,往往经久不愈,反复发作。手部湿疹因两手经常接触外界物质,常受继发性因素的影响而使病情恶化,一般比较顽固难愈。
对于一些顽固性湿疹,西药治疗常难以取效,若采用中医药治疗,如果辩证准确,用药得当,常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李先生就诊时皮损肥厚、粗糙、干燥、脱屑如树皮状,有多处皲裂,裂纹深、有出血,屈伸不利,瘙痒、疼痛及舌、脉等表现,中医辩证分析当属血虚风燥,用养血润肤,祛风止痒之法;外治予润肤止痒之剂。
防治提醒:另外,由于湿疹的病因很复杂,与生活环境、外界刺激等因素均有关系,因此应注意调理和防护,应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接触酸碱物质,热水烫洗,暴力搔抓,过度洗拭等;避免易致敏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如牛肉、鱼虾、酒类、浓茶、咖啡等;还应避免精神紧张、失眠、过度劳累、情绪变化等,可适当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促进身心健康。这样可以预防和减少湿疹的复发。
典型案例
2年痤疮2月对症治疗即消
约两个月前,我接诊一位女性患者赵女士,她因颜面部,胸背部囊肿性痤疮2年余,曾在其他医院诊治及到美容院治疗,久治不愈而来诊。我发现赵女士脸上、胸口都有不少痤疮,再观察她的面色晦暗,有色素沉着,并且赵女士还自述有痛经、月经暗红、量多有血块,平日里烦躁易怒。详细了解病情,再仔细查看皮损及舌、脉象,我辩证赵女士当属血瘀痰结,确立治疗方案后,予中药内服,美容针结合中药面膜综合治疗,现在赵女士皮损已消退,面色有光泽,仅有少许色素沉着,目前已经进入了巩固治疗阶段。
辨治分析:我认为痤疮初起多为肺热、风热或血热,病久热邪郁阻皮肤脉络,气血运行不畅,而致血瘀痰阻,痰瘀互结,以致颜面出现囊肿、结节、脓疱、毛囊性丘疹等皮损。另外赵女士当属中医体质的“淤血质”,“淤血质”是血液运行不畅所致的一种体质状态,“淤血质”痤疮多病程长,病情顽固难愈,治疗通常疗效欠佳,根据中医久病入络,久病必瘀,久病多郁的理论,对此类患者我们认为应从瘀、从郁论治。中药内服结合美容针和中药面膜进行综合治疗,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散结之效,使气血调和、热势得消、痰瘀得散而痤疮自愈。外用中药面膜治疗能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并能较好的抑制皮脂分泌,能有效地缩短病程,减少复发。
上一篇:中医小偏方治疗蚊虫叮咬后瘙痒
下一篇:夏季焦躁失眠中医如何调理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