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药枕的发展
人类食用五谷杂粮,生病是很正常的事情。生病了除了打针吃药,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药枕。对于药枕你知道哪些?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
考古发现了比神话传说还古老的药枕。长沙马王堆汉墓中曾出土药枕,出之于棺室的北边箱。枕的上下两面用的是香色绢,两侧用的是茱萸纹锦。枕因在地下埋藏 2000多年,有些部位已经糟朽开裂,填枕物露出,填枕物为佩兰。佩兰为菊科植物兰草的茎叶。性平、味辛,具有解暑化湿功能。这种香草枕当是用来以香辟秽的。
药枕,大概起源于古人的枕香草风俗。这种枕草风俗由来已久。枕草犹如枕石,自古有之,《左传》载:古人居丧,则“居依草庐,睡苫枕草”,以艰苦度日,表示 哀悼。其实,这是原始生活的一种回归,也是人类童年长期枕草的遗风。草有香臭,枕之,自然选择气味芬芳的。从而,形成了古人枕香草的风俗。依文献考证,枕 香草至晚在西汉时已流行。司马相如作《长门赋》,即有句曰:“搏芬若以枕兮,席荃兰而芷香。”这里的“若”,即“杜若”,别称“竹叶莲”,即为一种香气浓 郁的药草,它可以治疗虫蛇咬伤。枕此,既可闻香,又备下了药物。药枕,可医治眼疾、头痛、感冒、高血压、风湿病、老年慢性气管炎以及神经衰弱、失眠、多梦 等疾病。药枕有不同的类型,现介绍几种:
菊花枕,南宋诗人林亦之自述说,自己闭门读书二十年,弄得老眼昏花,秉烛夜读,竟连虫、鱼等字也分不清了。后经睡菊花枕,居然返老还童,又能读蝇头小字 了。因此,他作《菊花枕子歌》曰:“故人所说菊花枕,似把冰丸月下饮。秋水一双明炯炯,数在青囊第一品。”同时代诗人陆游,也于秋采菊,缝枕,并为之咏 诗,流传颇广。菊枕之外,还有以荞皮、蚕矢、茶叶、决明子等为枕的,皆取其性凉,清脑而明目。
豆枕,唐代诗僧齐己《豆枕诗》有曰:“豆枕依凉冷,莲峰入梦魂。”据《本草纲目》讲,“煮豆枕之”,可治“日夜不眠”。怪不得齐己说,枕了豆枕,自己上了莲峰,成了佛,再也不失眠了。豆枕,多用绿豆,其性凉。亦有用赤豆、黑豆,也有以米为枕的。其药效则不尽相同。
麝枕,麝香有通络、开窍的功能。相传,枕内放入麝香,可令人安神,不做恶梦。可是,诗人陆游却怀疑此说。有诗句曰:“麝枕何曾解梦恶,玉壶空解贮啼红。” 相传,还有一种枕,能令人做美梦,飘飘欲仙,故名“游仙枕”。《开元天宝遗事》载:“龟兹国进一枕,色如玛瑙,温润如玉,枕之则十洲之岛、四海五湖尽在梦 中。”此种游仙枕如何制得,未详其理。当代诗人流沙河,有诗咏《药枕》,即说:“医我失眠,载我远游,你是翩翩不系的木兰舟。赠给屈原一艘、杜甫一艘,请 前贤伴我航天去,漂向月球。”诗人将那药枕,喻为航天的木兰舟,还要乘舟去月宫,访问嫦娥呢!这是诗人想象的神游,或许可以作为那“游仙枕”的一个诠释 吧!
磁石枕,唐人著《云仙杂记》载:“益眼者无如磁石。以为盆、枕,可老而不昏。宁王宫中多用之。”宁王,乃唐玄宗之御弟。明人著《遵生八笺》载:将磁石安枕 上,枕之,可“明目益睛,至老可读细书。”古人不但早就认识了磁石针指南的特性,也发现人的机体与磁的关系。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值得研究。
琥珀枕,西汉时,“赵飞燕为皇后,其女弟在昭阳殿,”曾“遗飞燕琥珀枕”。时称“虎魄”,不知是否已知其药性。南朝初,宁州有人向宋武帝刘裕献琥珀枕,光 泽甚丽。当时正兴师北伐,因之,刘裕大悦,命将枕捣碎,分给诸将,以治金疮。古人在枕内贮藏止血药物,不限于琥珀,也有的以荆芥、香蒲充枕,一旦有伤抓出 即用,枕头成了备急药箱。
上一篇:让人长寿的七种食物 玉米当主食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