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 “堂”或“坐堂”
时下,有许多的药店或者街坊诊所为招揽业务,大都会挂一个名老中医某某坐堂的招幌,有些药店给自己起名时也会冠以某某堂之店名;另外,人们在相传哪个医院有一个名老中医的时候都会说:某某医院有一个医生坐堂云云。为什么人们只要讲到中医中药的时候,就会与“堂”或“坐堂”之类的用语联系起来,这里面有什么缘由呢?
“堂”在中国古代一般是官衙的代称,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除此之外如过堂、升堂等等,无不是指堂为官衙。那官衙这堂为何又与中医中药那堂牵上了线呢?这还得从医圣张仲景讲起。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南阳涅阳(今河南镇平南)人,早年从同乡张伯祖学医,后经潜心钻研,医术大进。汉献帝初,举为孝廉。据章太炎《张仲景守长沙考》,建安七年后,张仲景任长沙太守,在任期间(约建安八九年间)著《伤寒论》,长沙因此成为不朽医学名著《伤寒论》的诞生地。千百年来张仲景也由此被尊为“医圣”。张仲景任长沙太守多年,任内正值病疫流行。当时官箴规定,太守不得擅进民屋,张太守便以自己的名字冠以“坐堂医生”四字,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日,打开衙门,为病人诊脉处方。“坐堂医生”一说便由此而来,此后许多药号药店也以某某堂而名之,著名的药号如同仁堂、九芝堂。
为缅怀张仲景这位医学伟人和他对长沙的源源遗泽,清嘉庆年间长沙知县蒋绍宗重修贤良祠时将其改名为张公祠。抗战时期该祠毁于战火。1947年,长沙中医界捐款重建新祠三间,改名仲景堂。更有湘潭人李寿冈老先生撰《张仲景祠联》,以表达后人对张仲景的敬仰之情,联曰:
识用精微,举孝廉,官太守,许洛阳时才,陈志范书无传记;
论广汤液,救贫贱,疗君亲,岐黄称圣手,伤寒金匮有遗篇。
上一篇:不同脸色的你需要不同食疗方
下一篇:常穿打底裤带来六大问题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