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血 中医从脉辨治要点
吐血,指血从口中出,无声无咳,可因郁怒、伤酒、饮食劳倦等发生,从脉辨治要点如下。
脉见洪象 肺胃积热
此类脉见沉洪或洪水,或洪数,多伴口臭便秘、口干咽燥,见此脉象多从肺胃积热论治。此乃平素过食辛辣煎炸肥甘之品,或嗜酒过度,或外伤暑热,积热成火,蓄于肺胃,腑气不通,血气俱热,血随气上而呕血。治宜清泄肺胃、凉血止血,方用三黄泻心汤、凉膈散、竹叶石膏汤加减,药用黄芩、黄连、大黄、竹叶、生石膏、丹皮、知母、生地、白芍、连翘、栀子。
脉见弦象 肝经郁火
此类患者脉常见沉弦有力或弦数或弦细,见烦躁失眠、头晕目眩、口干而苦、胁痛梦多。在女子则月经不调,色暗有块。此乃郁怒伤肝,郁而化火、灼伤胃络;或素有胃热,复加肝热,热迫血外溢而致。治宜泻肝清胃、凉血止血。方选丹栀逍遥散、龙胆泻肝汤加减,或用张锡纯泻肝降胃汤(代赭石、白芍、石决明、瓜蒌、龙胆草、青黛、甘草)。
脉见滑象 积滞伤胃
此类脉以滑为主或见沉滑,或弦滑或滑数。多因暴饮暴食,伤及胃络,或久有积滞,暗伤脾胃。伴嗳气吞酸,胃脘胀满,大便不爽,纳食不香。此吐血常色鲜红,夹有未消化食物,舌苔厚腻或黄腻。治宜消积导滞、和胃止血,方选枳实导滞丸、加味保和丸、平胃散等加减,药用枳实、莱菔子、神曲、大黄、山楂、谷芽、云苓、山药、鸡内金、黄芩、生地、仙鹤草、茜草、槐花。
脉象涩滞 瘀阻胃络
此类患者多因反复少量吐血,致瘀血停滞,旧血不去,新血难生,往往复而出血,或氧机壅塞,逆而动络。《临证指南医案》:“积瘀在络,动络逆。”其吐血常夹紫暗色瘀块,伴胃脘刺痛,痛处固定,拒按。脉见涩象,或兼弦或细,舌暗,边尖有瘀斑。治宜活血祛瘀、降逆止血,选用血府逐瘀汤、失笑散、桃红四物汤加减,药用生地、桃仁、丹参、红花、熟地、白芍、茜草、大小蓟、白及、三七、郁金。
脉见无力 中气虚弱
此类多见慢性久病者,常因劳累过度而吐血,病程较长,脉沉无力或沉细无力。伴气短神疲,眩晕纳呆。此为日久正虚,气不摄血,血液错行,经口而出。治宜补气摄血、健脾益胃,选用补中益气汤、参芩白术散、黄芪建中汤加减,药用黄芪、太子参、云苓、白术、山药、陈皮、升麻、砂仁、茜草、仙鹤草、甘草。
脉见大象 肾水不足
此类患者病情反复,病程较长,脉尤以尺部虚大不藏为特点,脉应指有力但缺少柔和潜藏之象,可伴细数。此劳欲伤肾,暗耗精血,阴分大亏,虚火上浮,冲气逆上,血随气逆而吐血,所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阴气一伤,妄行于上则吐血”,伴五心烦热,耳鸣少寐,烦燥口渴,腰膝酸软。治宜滋阴降火、凉血止血,方选玉女煎、知柏地黄汤加减,药用生石膏、知母、丹皮、生地、山药、怀牛膝、天冬、黄芩、茜草、仙鹤草、白茅根。
脉见沉细 脾肾阳虚
素体阳虚之人,劳倦伤脾,或出血日久,由气及血,阳虚失统,脾为气血化源,统血主运,肾为阳气之根,温养脾土,今寒自内生,寒邪郁闭,血不循经而吐血,血色淡紫,伴手足欠温,大便溏泄,嗜睡乏力,腰膝无力,脉沉细或沉弱,治宜温补脾肾、养血止血,方选真武汤、黄土汤、附子理中汤、归脾汤加减,药用制附子、白术、炮姜、灶心土、黄芪、白芍、补骨脂、菟丝子、仙灵脾、云苓、白及、茜草、仙鹤草。
上一篇:冬天按摩5个部位强过吃补品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