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风法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既与一般的肺卫不固、气逆作咳不同,也与哮喘的宿痰内伏于肺有别。其多为肺脾气虚导致痰浊内恋,复因外感风邪,化热内传,邪热郁结于肺,致使风痰痹阻、肺热内壅、肺失宣畅、其气上逆而发为本病。风痰痹阻、肺热气逆为本病的关键病机。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 ,CVA)是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被视为支气管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约30%的CVA患儿可能发展为临床典型的支气管哮喘。中医药对此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可谓百家争鸣、各有千秋。笔者以小儿脏腑生理病理特点为依据,多年理论研究及临床经验为基础,认为风痰痹阻、肺热气逆为本病的关键病机,现具体阐述如下。
应归于“风咳”范畴
由于中医对疾病认识的角度不同,对疾病的命名形式也不拘一格。但每一个病名都从某一角度反映着疾病的突出本质,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风咳”属《诸病源候论·咳嗽病诸候》所论的十种咳嗽之一:“一曰风咳,欲语因咳,言不得竟是也。”《景岳全书·咳嗽》又云:“咳证虽多,无非肺病。” “风”字可以代表本病的关键病性。“咳”字可以体现本病的病位:虽不止于肺亦不离乎肺。另外,“咳谓无痰而有声,嗽谓无声而有痰”,故仅用咳字便能体现本病咳的症状特点。
现代医学中,其虽属哮喘,但很少伴有“喘促喉间如水鸣声”的哮和“气促而连续不能以息”的喘,而以咳为主,因此将本病从哮喘中脱离出来,独立成一个与咳嗽变异性哮喘相对应的中医病名,不仅具有充分挖掘、发扬古代病名的理论价值,而且更具利于临床系统、深入地研究本病的现实意义。
“风痰痹阻、肺热气逆”为关键
从致病原因分析
脏腑生理病理特点及体质因素:小儿稚阴稚阳、纯阳之体的生理特点和“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肝常有余”的病理特点,以及部分小儿因先天禀赋不足和后天调摄失宜综合导致的特应体质(过敏体质),共同促成某些儿童易于罹患咳嗽变异性哮喘。
外感因素: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肌肤薄弱,腠理疏松,加之寒温不知自调,故易为外邪所伤(包括花粉、油漆等吸入性过敏原)。若感受风邪,化热内传,邪热郁结于肺,加之小儿肝常有余,内风易动,同气相求,内外合邪,致使风痰痹阻、肺热内壅、肺失宣畅、其气上逆而发为本病。
情志失宜:小儿肝气旺盛,情绪不稳,易动喜喊,肝气升发过度,致使肺降不利,上逆而咳,或肝气郁结(因学习压力过大、父母管教不当等原因),肝失条达,气机不畅,因肝脉布胁而上注于肺,肝气循经犯肺,发为本病。
饮食不当:小儿脾常不足,加之神识未开,饮食不知自节,因此常为饮食所伤。若喂食不当,饥饱不常;或纵其喜好,饮食偏嗜,过食肥甘辛辣之品,或进食海膻发物(食源性过敏原)等,皆易损伤脾胃运化之功,即“所谓爽口味多终作疾”。脾运不健,聚湿成痰,痰浊内蕴,伏留于体内,若遇引触,痰阻气道,肺气不畅,上逆作咳。因此饮食失宜也是本病发生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婴幼儿时期的饮食不当可以导致小儿特应性体质的形成。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因多样,独特的脏腑生理特点及体质因素是促成发病的主要内在病因;而感受外邪、饮食不当和情志失调是重要的参与和诱发因素,多种病因交织为患,共同构成了本病的网络性病因,最终形成风痰痹阻、肺热气逆的关键病机。
从临床特点探寻
风:一是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特点为:阵咳、干咳、呛咳、痉挛性咳,常伴咽痒、眼痒、鼻痒、皮肤瘙痒等过敏症状,症状发作突然,来势急如闪电去也快似奔马,呈阵发性、突发性、痉挛性的特点,符合风“善行而数变”、“风胜则动”、“风盛则痒”、“风盛则挛急”的特性。
二是临床少有卫表失和的症状:“风为百病之长”,“伤于风者,上先受之”,肺为清虚之体,位于上焦,易感受外来风邪,成为该病的始发病因和复发因素之一。风邪犯肺,治不得法,久而不能祛除,可以渐成“内伏肺络之风”,且和来自肝脏的内风并成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关键病理因素,故用一般的疏风解表药物效果较差。
三是咳嗽的时间特点:此病与内动之肝风有密切的关系,夜半子时过后为阳气初生,内应于肝,肝气逐渐转盛而旺于丑、寅、卯时,所以夜间或晨起咳嗽加重。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