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预防方案 流感治则处方
1月中旬,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流感的临床管理,充分发挥中医药防治流感的优势,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晏军副院长主持下,著名热病专家姜良铎与多科主任共同努力,结合既往流感防治的经验,制订出2018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流感防治方案。
流感态势
2017年12月份以来,全国各地相继进入流感季节性高峰,流感样病例的就诊百分比和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既往三年同期水平,重症病例也比往年明显增多,各地医疗机构诊疗压力增大。本次流感的流行特点是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同时流行。
流感表现和证型特点
证型分布与往年类似,以聚集人群为主,以儿童为多。
病症特点:热度高、退温难度大,燥热明显。
证型特点:表寒里热型:占主体人群,里热重,小儿高热、咽干、流清涕、口唇红、大便干燥多见。风热型:无汗,恶寒身痛不重,咽干咽痛,咽红为主,色深红或绛红。
流感预防方案
人群适用范围:密集人群中的流感密切接触人群,包括家庭、学校、病房、办公室等场所。
预防处方:桑叶20克,金沸草15克,苦杏仁9克,炒牛蒡子15克,连翘20克,防风10克,芦根30克,甜菊叶3克。5剂,水煎服代茶饮。(老年人或无糖尿病者可加生姜三片,大枣五枚。儿童可参照遵医嘱药量酌减。)
流感治则处方
治疗以散寒清热,通里消滞为主。
中成药处方:解毒清肺合剂(院内制剂);金花清感颗粒;儿童中成药: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复方玄参清解合剂(院内制剂)、麻杏止咳合剂(院内制剂)。
汤药处方:麻杏石甘汤加减,适用儿童,注意麻黄和生石膏比例。
1.咽干,津液缺乏者可加玄参30克,芦根30克。
2.咽部深红或绛红者可加赤芍20克,牡丹皮10克,生地10克。
3.老年易感人群,且易伴有肝阳上亢患者,可加用黛蛤散20克,并减少麻黄用量。
4.头痛身重者,可加白芷10克、荆芥10克。
5.咳嗽重,加用解毒清肺合剂。
6.女性伴有泌尿系感染者,可加白茅根30克、芦根30克。
7.老年人群感冒后,咳嗽伴舌质淡白者,可含服通宣理肺丸,待咽苦不能耐受时下咽。
8.咳嗽重,久治不愈者,还可配合拔罐治疗,以闪罐为主,不留罐。穴位:肺腧、肩井、大椎、天突。
9.大便不通者,可加大黄5克、厚朴10克、炒枳实10克。
10.伴有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者,可加用藿香正气水。
11.儿童感冒夹滞可加消导药,如:鸡内金、生山楂;夹惊可使用平肝息风药,如:钩藤、蝉衣,伴有高热惊厥的小儿,可加凉血平肝药,如:羚羊角粉0.3克,石决明15~30克;有痰可加瓜蒌、浙贝母;有恶心、呕吐可加法半夏、黄芩、黄连、干姜;有腹泻、腹痛可加葛根、木香、藿香、白芍。如患儿高热持续、精神不好请及时就医。儿童重症易合并肺炎、心肌炎、脑炎等。(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来源: 中国中医报
上一篇:外感咳嗽 处方为三三止咳汤加味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