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咳少痰 食花能助你解秋燥润津液
秋天的干燥气候容易耗伤人体的津液和肺液,多表现为口鼻干燥、咽干口渴、干咳少痰等。食花能助你解秋燥、润津液。现推荐一款菊花老鸭汤。
菊花,悦目除燥,既可沏茶,也可烹煮、入药。多食用菊花能很好地帮人体补气、补力、除燥、解毒。现代医学证明,菊花对现代人的高血脂、高血压、亚健康等慢性疾病,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菊花老鸭汤 先把10克菊花、12克枸杞用水浸泡,再把一只去皮的老鸭,以及少许冬虫夏草和5-6片西洋参放在砂锅里炖。炖到6-7分熟时,倒入泡发的菊花和枸杞。鸭肉和汤同食,最好是晚饭时吃,这样1个月以后可以在提神补气方面有明显的改善。此外,菊花还可以做成菊花粥、菊花糕、菊花炒菜,还可以冲泡我们最常见的菊花茶来明目解毒。
广西钟山县花卉协会 梁曦
金秋十月,正是石榴大量上市的季节。它红如玛瑙、白似水晶、甜酸多汁、回味无穷,是一种广受大家喜爱的时令水果。
石榴虽好,但也并非多多益善。一般来说,普通人每天食用量以中等个头大小的石榴(分2-3次吃)为宜,老人和肠胃功能较差的人半个即可。因为石榴性温、含有色素,吃多了容易使人助火生痰,并会令牙齿发黑(故每次吃完后应该及时漱口)。特别是以下人群应自觉管好自己的嘴,尽量少吃或暂时不吃:
龋齿患者 石榴含有生物碱、有机酸,食用过多不仅会使人感到牙齿酸,并可对牙齿珐琅质产生一定的腐蚀作用,尤其会直接刺激龋齿,加重疼痛和病情,故有龋齿等牙病患者应少吃或不吃。
急性炎症者 石榴性温,患有急性盆腔炎、尿道炎、痢疾、胃肠炎,以及感冒者需忌食石榴,以防加重病情、妨碍治疗和影响康复。
肺病患者 肺气虚弱者及肺病患者,如肺痿、矽肺、支气管哮喘、肺脓疡等,注意不可多食。
大便不畅者 石榴有收敛作用,大便干结的人不能多吃,尤其有习惯性便秘者最好慎吃或不吃,以免加重排便困难症状。
糖尿病患者 石榴含糖量较多,糖尿病患者要禁食,不然的话(特别是多吃)会造成血糖上升,影响疗效及病情稳定。
此外,儿童由于正处在生长发育期,机体各种功能还不健全,适应能力相对较差,最好少吃石榴,否则容易引起发热痰鸣,加重急性支气管炎、咳喘痰多等症状。
生活中, 慢性胰腺炎多见于30-60岁人群,男性患者远远多于女性。该病与这个年龄段的男性经常在外应酬喝酒、工作繁忙、饮食无规律等有关。慢性胰腺炎除了药物治疗外,也很重要,宜把握“两选两少”。
选用高蛋白、低脂肪半流质或高蛋白低脂肪饮食 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稍吃油荤就会腹泻不止,因此要严格限制脂肪类食物摄入。脂肪摄入量每日应限制在20克以下;蛋白质每日可高达70克以上。如果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还应适当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选用富含维生素A、 B族及C族的食物,多食绿叶蔬菜和水果 慢性胰腺炎患者可多吃菠菜、西兰花、椰菜、萝卜等,但须煮熟吃,防止纤维过多增加腹泻。水果宜选没有酸味的,如桃子、苹果、香蕉等。少吃易产气使腹胀的食物,如炒黄豆、蚕豆、豌豆、红薯等。由于慢性胰腺炎稍吃油荤就会腹泻不止,导致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缺乏而引起夜盲、皮肤粗糙、手足抽搐、肌肉无力和出血倾向等吸收不良综合征表现。因此,也可根据情况适当补充维生素制剂。
少食多餐 定时定量,细嚼慢咽,不狼吞虎咽。宜少煎、炒、烙、烤等,多蒸、炖、煮、烧,以便消化吸收,避免给胰腺造成过重负担,忌食刺激性食物,减少胃酸和胰液的分泌,以防急性发作或病情加重。调味品不宜太酸、太辣,以免增加胃液分泌,加重胰腺负担。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时要禁食,以免加重病情。有伴糖尿病者应控制饮食,并在医师指导下应用降糖药物。有腹泻者应采用高糖、高蛋白、低脂肪饮食,或加用胰酶片等药物,不要滥用抗菌药物。如有胆道疾病要积极治疗,以利胰腺疾病的康复。
少盐戒酒 患者饮食宜少盐,盐多则增加胰腺充血水肿。少吃粗粮,以免加重胰腺负担,从而刺激病情的发展。另外,酗酒是引发胰腺炎的一大诱因,会引起胰腺分泌过度旺盛。
下一篇:谈咳嗽治法 重宣降并施理气化痰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