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咳降肺热食方 点菜有原则
指导专家 张忠德
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呼吸科专家
川贝所含生物碱有明显的镇咳祛痰作用,适用于肺热、肺燥及阴虚咳嗽,因此中药川贝、芡实煲鹧鸪有滋润、化痰、镇咳之效,尤适合老人小孩饮用。
川贝芡实鹧鸪汤
做法:鹧鸪1只、猪腱子肉150克、精盐适量。川贝、桂圆肉各20克,芡实50克,生姜2片。各配料洗净,稍浸泡;鹧鸪宰后洗净,去肠杂,置沸水中稍滚片刻,再洗净;猪腱子肉洗净,切大块状。然后与生姜一起放入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小时,放入精盐调味。此量可供3~4人用。
功效:滋润、化痰、镇咳。
有人一旦发现眼睛发红,就怀疑是否患了“红眼病”,其实眼睛红只是一种症状,红眼病常常眼睛红,但眼睛红不一定就是红眼病。
通常所说的眼睛红是指眼白发红了,所谓白眼球发红,即覆盖在眼球前部的球结膜发红,它既可能是局部炎症刺激引起的血管扩张、充血,也可能是非炎症因素引起的结膜小血管破裂。
造成眼睛红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引起眼睛红的原因是眼部的炎症,如急性结膜炎(即红眼病)、角膜炎、麦粒肿、虹膜睫状体炎等;过敏反应也会引起眼睛红,如对某些眼药(四环素、阿托品等)过敏引起的过敏性结膜炎,以及春季结膜炎,还可同时伴有眼睑水肿、刺痛等症状;眼部的手术、外伤也可造成眼睛红,可为充血性的,也可为出血性的;发热、哭泣或空气污染的刺激也可引起球结膜充血而表现为眼睛发红;剧烈的咳嗽,呕吐,用力揉眼可致使结膜小血管破裂、出血,表现为球结膜下点状或片状发红,颜色依出血量和时间呈现暗红色或鲜红色。
总之,眼睛红不仅仅为红眼病所独有,它是患眼病时的一种表现,一旦出现眼睛红,应该及时就医,寻找病因,对症下药。
对于高血脂人群,饮食尤须讲究,点菜方面需要掌握以下原则。
第一,少吃盖浇饭。一些人喜欢吃汤多的菜,用菜汤泡米饭或直接吃盖浇饭。殊不知,菜汤里有较多脂肪,不利于控血脂,建议吃饭时把菜吃了,少吃或不吃菜汤。
第二,不点预先过油的菜。血脂高的人在外就餐应尽量少点预先过油的食物,如糖醋里脊、青椒炒煎蛋、红烧带鱼、地三鲜等。这些菜虽然菜名里没有“炸”字,但其中的肉、蛋、鱼、菜等一般会先过油,易被忽视。
第三,吃菜前先滤去油脂。如果一盘菜端上来时油汪汪的,最好把表面多余的油脂滤去一些。
第四,注意荤素搭配。建议多点一些绿叶菜,吃肉时尽量选择精瘦肉做的菜,少点肥肉,避免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
每到秋冬季节,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是进入一个充满“挑战”的时节。因为在天气寒冷的时候,有的高血压患者就会出现血压的波动,给高血压的治疗带来不少麻烦。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李丽表示,天气渐冷,高血压患者更要保持血压的稳定,坚持药物治疗是根本,不能擅自调整药量,此外还要注意一天当中四个时间点的血压监控,若出现脉压差较大的情况,最好能就医处理。
指导专家
李 丽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
寒冷季,血压变“调皮”
70岁的刘大爷是一位有着8年的高血压病史的“老病号”,一直以来血压都控制在140/90左右。最近几天,本来喜欢运动的刘大爷由于膝盖痛,加上天气转凉,于是他常常待在家里。孰知,血压值“不听使唤”,一天下来波动好几回,让刘大爷胆战心惊。
“天气变冷,高血压患者活动习惯的改变,也会诱发血压的波动。”李丽表示,在秋冬季节,由于血管的收缩,血压本身就比较容易波动,加上如果患者处于疲劳、紧张、激动的状态,或者一些生活习惯的改变等等,就会使血压更高或波动,增加不良后果的发生风险。血压波动性增大带来的最主要的危险就是并发症发病增多。因此,在寒冷季节,维持血压的稳定很重要。
脉压差大要调整用药
在秋冬季节,一些血压值飙升的“病号”就会着急,一心想着要尽快把血压降下来,于是有的患者就会擅自调整药量。对此,李丽表示,高血压患者不能只关注高压的血压值,低压的数值也同样重要。维持血压的稳定,也要关注脉压差的问题。
上一篇:小柴胡汤是一张百病良方
下一篇:治疗外感咳嗽的常用方剂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