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典型病案分析贾六金治小儿肺炎的经验
中医无“肺炎”这一名词,按其临床表现,当属“肺炎喘嗽”,其病名首载于《麻科活人全书》,原意是指在麻疹过程中,由于热邪不清、热邪闭肺而表现出胸高、气促、喘嗽的一种证候类型(实指麻疹合并肺炎)。这里的“炎”是对热邪炽盛病机的描述,《医宗金鉴》称本病为马脾风(类似呼吸道合病毒性肺炎),有云:“暴喘俗名马脾风,胸高胀满胁作坑,鼻窍煽动神闷烦,五虎一捻服最灵。”指出了本病的主要表现及治疗方药。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贾六金主任医师精研儿科数十年,在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上经验丰富,贾六金认为本病常证虽以热证居多,但寒证亦不少见,常将本病分为风寒闭肺,风热闭肺,痰热闭肺,气津两伤,肺脾气虚五型。贾六金常谆谆告诫,不可因西医“炎症”一词束缚,而对患者皆施以凉药,违背中医辨证施治的精神。笔者作为他的学生,长期跟随他侍诊学习,下面笔者将从典型病案方面分析贾六金治疗小儿肺炎的经验。
【风寒闭肺典型病案】
李某某,男,2岁,初诊时间:2016年11月21日。诉患儿2周前感冒后出现咳嗽,未发热,于某医院诊断为支气管肺炎,输液6天,咳嗽未见改善。故求诊于中医,刻下见咳嗽、有痰、不会吐、未发热、无鼻塞流涕、纳可、大便调。
查体可见咽淡,双肺可闻及喘鸣音及湿罗音,舌淡苔薄白,脉浮。
诊断 支气管肺炎(风寒闭肺)。
方药 麻杏石甘汤合止嗽散加减。炙麻黄6克,杏仁8克,生石膏10克,白前8克,紫菀8克,冬花8克,百部8克,荆芥8克,桔梗8克,川贝母8克,姜半夏6克,苏叶8克,地龙8克,射干8克,甘草6克。6剂,1日1剂,开水冲服。
患儿虽咳嗽2周,但未发热,咽淡,舌淡红苔薄白,大便正常,未见明显热象,结合肺部听诊,诊断支气管肺炎风寒闭肺症,处方以麻杏石甘汤合止嗽散加味。贾六金认为,麻杏石甘汤并非纯为邪热壅肺而设,而在于宣肺开闭,本方寒热变化关键在于石膏用量的大小:量大则全方偏于清泻肺热,量小则全方寒热平调,故肺炎无论寒闭、热闭,皆可用之。止嗽散疏风止咳,药虽平淡无奇,但功效显著,川贝母清热化痰,地龙清热平喘,是为小儿患病易化热而设,且少量清热药佐于大量偏温药之中,去性而存用。
【风热闭肺典型病案】
李某某,男,3岁,初诊时间:2016年11月21日。诉发热伴咳嗽5天。患儿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5℃,伴咳嗽、有痰、昨夜体温最高38.6℃。自发病以来精神可、纳可、大便干。
查体可见咽红、双肺可闻及中细湿罗音、舌红苔黄、脉数。检查:X线光片示两肺可见小点片状、斑片状阴影。
诊断 支气管肺炎(风热闭肺)。
方药 麻杏石甘汤合银桑合剂加减。炙麻黄6克,杏仁8克,生石膏12克,银花8克,连翘8克,桑叶8克,菊花8克,前胡8克,黄芩8克,桔梗8克,川贝母8克,姜半夏6克,百部8克,炒莱菔子8克,甘草6克。6剂。1日1剂,早晚开水冲服。
二诊 患儿服药1剂后热退,咳嗽逐渐减轻,现夜间咳嗽较多,有痰,纳食欠佳,大便稀。
方药 首方加焦三仙各8克,砂仁8克。6剂。1日1剂,早晚开水冲服。
一周后电话回访,患儿家长诉患儿诸症已愈。
本例患儿初诊时发热五天,咽红、舌红苔黄、大便干、有明显的热象,根据其临床症状、体征、结合胸片,辨为支气管肺炎风热闭肺症。处方以麻杏石甘汤合银桑合剂组成。此方中麻杏石甘汤为邪热壅肺而设,故加大石膏用量,银桑合剂为贾六金治疗风热咳嗽的常用方,由银翘散与桑菊饮合方加减而成(组成:银花、连翘、桑叶、菊花、杏仁、前胡、桔梗、浙贝母、姜半夏、百部、黄芩、甘草),功用祛风解表、清肺化痰。两方合用,疏风清热、宣肺开闭,患儿服药1剂发热即退,6剂后诸症改善明显。二诊时加入焦三仙消食开胃,砂仁醒脾止泻,药未尽剂,诸症已愈,只要辨证准确,疗效非凡。
【痰热闭肺典型病案】
窦某某,男,2岁半,初诊时间: 2016年11月28日。诉发热、咳嗽伴喘一周。患儿一周前出现发热,最高40℃,咳嗽、早晚咳甚、痰多、喉间痰鸣、伴喘,输液治疗5天,发热退,咳嗽未见明显减轻,自发病以来精神一般、纳食欠佳、大便干。
查体可见咽红,双肺满布中细湿罗音,舌红苔黄,脉滑数。
诊断 支气管肺炎(痰热闭肺)。
上一篇:屠金德治疗咳血病案
下一篇:肺心病的治疗 金匮肾气丸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