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肺阳虚证相关性论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加重,伴有气道和肺对有害颗粒和气体产生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根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项目”发布的数据,2013年COPD列全球死亡原因的第三位,据WHO报道目前全球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COPD,占所有死亡人数的5%,COPD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并带来巨大经济及社会负担。根据COPD临床表现和病程演变,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学咳嗽、哮证、喘证、肺胀等范畴。其稳定期多从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辨治。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学者认为COPD稳定期患者约有77.5%为肺阳虚证,温阳补肺法有较好临床疗效。现就COPD与肺阳虚证相关性论述如下。

1.COPD及其稳定期治疗现状

COPD特点是存在进行性加重的气流受限,并伴有气道和肺对有害颗粒和气体产生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吸入烟草烟雾和其他有害颗粒引发的慢性肺部炎症可以引起肺组织的破坏导致肺气肿,引起肺组织正常修复和保护机制的破坏导致气道纤维化,从而导致气体陷闭进而加重气流受限。咳嗽、咳痰是COPD的首要症状,且多在冬季加重,第二年气候转暖时逐渐减轻,严重患者多出现冬重夏轻的季节变化规律。气短、呼吸困难是COPD的标志性症状,早期可仅在活动时发生,之后逐渐加重,静息状态下也可感到气短。此外,还会出现疲乏、纳差或体质量减轻等全身症状。1998年COPD全球倡议启动,其目标是根据已发表的最佳研究结果制订COPD的管理推荐。2015年更新版 GOLD指出应用药物治疗旨在减轻症状,减少急性加重的频率和程度,改善健康水平和运动耐力。同时指出现有的治疗COPD的所有药物最终均不能改善肺功能长期下降的趋势。因此如何有效地改善患者症状,维持稳定期状态,防止急性发作成为研究COPD稳定期的重点。

2.肺阳及肺阳虚

肺阳即肺阳气,是肺气中具有温煦、宣发、推动、兴奋等作用的部分。肺阳虚是指肺阳不足导致的以温煦不足及宣发推动功能衰退为表现的一类病证,是肺气虚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历代虽然有诸多关于肺阳虚证的论述,但医家极少明确指出其为“肺阳虚证”。《黄帝内经》“五脏阳”的记载中包含“肺阳”之意,“肺寒”亦有阳虚之意;《伤寒杂病论》中“肺中冷”已露肺阳虚之端倪;唐宋元时期医家逐渐认识到“肺阳”的存在。明以后论及肺阳虚的医家逐渐增多,清代医家已对肺阳的认识比较透彻,不但许多医家使用“肺阳”这一概念,而且认识到其生理功能、病机变化、临床表现等,更各抒己见提出了温补肺阳的治法及方药,同时也从脏腑间关系角度论述了肺阳及脏腑兼证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药。近现代医家虽然对肺阳的认识尚不统一,但已认识到肺阳的存在并展开探讨,推动了这一理论的发展。

肺阳的生成与父母先天之精气、肺吸入自然界清气、肺阴所化之气、心阳、脾阳、肾阳的资助等方面有关。它根于肾阳,又靠脾阳的不断培育。肺阳的生理功能主要有温煦人体、防御外邪、司肺气之宣发、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遣魄之随神往来、化生阴血等。

3.COPD与肺阳虚证

一些医家开展了COPD肺阳虚证的研究。樊亚巍认为肺阳虚是COPD及其并发症的常见证,通过对154例COPD及其并发症的观察发现,77.65%的患者表现出鼻头青冷、背寒怕冷两种肺阳虚症状,因风寒致病者占74.45%。肺阳不运,痰瘀内停为基本病机,肺阳虚衰,致全身阳损可变生他证。动物实验中,王鹏等采用烟熏法制作肺气虚模型,叠加寒冷刺激制作肺阳虚模型,并灌服温阳补肺汤观察疗效。结果显示,肺阳虚组大鼠除出现肺气虚组大鼠表现的症状外,还出现畏寒等阳虚表现。潘朝曦认为,凡属肺之所在部位胸背和本脏出现失煦不温,涕清痰稀,咳喘,极易感受外邪,有神疲、筋弱无力等症状而无或少外邪见症者,均可认定为肺阳虚。

笔者前期对肺阳虚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肺阳虚的诊断标准为:①肺系病的常见症状,如咳嗽、咳痰、喘息、胸闷等;②肺气虚症状,如咳喘无力、气短、痰涎清稀、声低、神疲体倦、自汗易感等;③寒象或阳虚表现,如畏寒肢冷,颜面虚浮或晄白,唇色淡或暗,舌淡胖或暗谈,苔薄白或白润,脉虚弱无力或沉迟无力。以上3条中第1条与第3条为必备条件,具备这两条症状即可诊断为肺阳虚。每条中症状不必悉具,至少有一项症状即可。COPD稳定期患者中符合肺阳虚诊断标准的可辨证为COPD肺阳虚证。

3.1  病因病机

3.1.1  寒邪侵袭,损伤肺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