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食疗首选 芹菜根汁
最新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有3亿左右的高血压患者,每年新增高血压病例达1000万。中国是卒中高发地区,近年来中国人群中的高血压发病率在24%~27%之间,高血压患者的卒中/心梗发病比例为5:1,因此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标是预防卒中。那么,民间有什么较好的治疗高血压病的简单验方呢?中医养生专家推荐了几个单验方,可供高血压病患者选用。
食疗首选 芹菜根汁
芹菜根200克。将芹菜根洗净榨汁,每次100毫升左右,每日服2~3次。
评 芹菜,甘苦,凉,归脾、胃、肝经。具有平肝清热,祛风利湿之功,用于头痛眩晕、面红目赤、血淋、痈肿等症。现代药理研究, 其成分为茎叶含芹菜甙、佛手柑内脂、挥发油、有机酸、胡萝卜素、糖类,芹菜含酸性的降压、利尿成分,对兔、犬静脉注射有明显降压作用;用血管灌流法可使血管扩张;用主动脉弓灌流法,能对抗烟碱、山梗茶碱引起的升压反应,并可引起降压。临床对于原发性、妊娠性及更年期高血压均有效。芹菜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有野生和家种之分, 野生芹菜降血压作用更佳, 方便采食,价廉物美。食用芹菜治疗高血压,还需注意几点: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思想乐观,心情舒畅;起居有规律,适当参加户内外体育锻炼;注意调节饮食,避免过食辛辣香燥和咸腻厚味之品,多吃蔬菜;定期检查身体,测量血压;间断服食芹菜治疗,以巩固疗效。
平肝降压 菊花汤
菊花300克,加水浸泡过夜,次日煎2次,每次煎半小时,浓缩至500毫升,分2~3次口服。亦可用菊花泡茶频饮,或服用菊花制品,如冲剂类等。
评 菊花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降血压的功效。此方可缓解心绞痛,降低血压和降低血胆固醇。《神农本草经》中把菊花列为上品,其性味甘苦而凉,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菊花中含有挥发性精油,故具芳香;也含胆碱、维生素A、维生素B、氨基酸;可增强毛细血管的抵抗力,并降低血压;本方久服还有使人肢体轻松、耳聪目明、提神醒脑效果。
清肝降压 喝苦丁茶
苦丁茶5克。用开水泡茶饮,每天服用适量。
评 苦丁茶有消热解毒,生津止渴,减肥降压的功效,能降血脂,降低血液黏稠度。此方更适用于肝阳上亢引起的高血压,可见眩晕,头痛,面赤目红,口苦咽干,烦躁喜怒,小便黄少等症状。苦丁茶在《本草纲目》《中药大词典》《茶经》等均有记载,都认为其具有减肥降压、降血脂及血液黏稠度的功效。有着“天然保操茶”“益寿茶”“减肥美容茶”的美称。另外,具有平降肝阳的作用,临床上苦丁茶常与白蒺藜、穞豆衣、菊花、生白芍等配伍,治疗肝阳上亢、头目眩晕等。
凉血降压 小蓟草汤
小蓟草30~60克。水煎半小时,代茶饮用,日1剂。
评 小蓟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刺儿菜或刻叶刺儿菜的全草。性味甘凉,入肝经。功能凉血、止血、行气、消结、止呕。现临床上本品除用于各种出血症外,又用于高血压、肝炎、肾炎等病症。一般用量为9克至15克,大剂量可用30克,甚至更高,煎服。本方有较好的降压作用,尤适宜早期高血压或血压不太高的病人的康复。
吴茱萸敷贴
吴茱萸30克,研成末,用时取药末5克,以食醋调成糊状,于临睡前敷于两足的涌泉穴上,以纱布包裹固定,次晨取下。
评 吴茱萸是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将近成熟果实。性热,味辛、苦,有小毒。入肝、脾、胃。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等功效,对肝阳上亢引起的高血压有疗效。此外,淡吴茱萸为每斤吴茱萸用甘草一两煎汁浸泡,泡至吴茱萸开裂为度,晒干之品,其辛烈之性稍减。如用淡吴茱萸9克,加水煎取汁,第一天晚上服头汁,第二天晚上服二汁,连服三至五剂。
息风降压 钩藤汤
钩藤30克,加1000毫升水同煎,煎煮10分钟为1天量,分早晚2次服,30天为1个疗程。
评 钩藤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钩藤或华钩藤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带钓枝条。性味甘凉,有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的功效。可治小儿惊痫,大人血压偏高,头晕、目眩,妇人子痫。钩藤清肝热而平肝息风,在临床上常用以平降肝阳。它的清热之功不如羚羊角,息风镇痉的作用亦较羚羊角、全蝎、蜈蚣为弱。故在高热惊风抽搐时,宜加羚羊角(山羊角);如抽搐严重,须配全蝎、蜈蚣。
滋阴降压 醋蛋液
上一篇:治百日咳方二则
下一篇:哮喘天气寒犯病 椒目粉治之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