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支气管痉挛 养生保健这么做
他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第九个儿子,也是最小的一个;他是梅派艺术传人,生前是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团长;他18岁开始与父亲同台演出,嗓音甜美圆润,唱念字真韵美,表演端庄大方,扮相、演唱都近似其父;他晚年致力于梅派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培养了李胜素、董圆圆、张晶、张馨月等梅派后学;他曾荣获美国纽约林肯美华艺术中心授予的亚洲杰出艺人奖;他曾被世界艺术家协会授予“艺术大师奖”和“终身成就奖”,是公认的世界级艺术大师;他就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
虽然梅葆玖先生平素注重保健养生,但是因支气管痉挛,深度昏迷,经多方抢救无效,于2016年4月25日11时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3月29日,是梅葆玖82岁生日,可是没想到在两天之后他就因突发支气管痉挛导致脑缺氧送医抢救,让人惋惜的是,梅老最终还是没有挺过来。
那么,支气管痉挛到底是一种什么病症呢?为什么会严重到致命呢?都有哪些原因会引发这种病症呢?中医有没有好的预防保健方法呢?
是症不是病 病急要人命
“今天上午我还接诊了一位支气管痉挛的患者,需要指出的是,这是一种症状不是一种疾病,这种症状在春夏交替和秋冬交替的季节最容易发生,但是很多患者对它并不十分了解,甚至容易轻视,往往发病的时候不能及时处理而诱发更大的危险。”江苏省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李芳主任医师介绍说,支气管痉挛属于呼吸系统疾病的一种病理性改变,病毒细菌感染、吸烟、接触某些过敏源、强烈的神经刺激等因素都有可能诱发这种病症。这种病症有比较明显的季节特征,尤其是春秋季节花粉等过敏物质较多的时候和温差变化较大的时节,患者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哮喘、缺氧,严重时可以窒息死亡。
李芳介绍,以下三类人群是支气管痉挛的高发人群:哮喘患者、过敏体质人群、受凉及过度劳累者等。临床上最常出现支气管痉挛的疾病就是支气管哮喘,所以第一类人群尤其要注意预防保健。
由于支气管痉挛很多人并不了解,容易误判延误最佳治疗时间。李芳提醒大家,出现上呼吸道症状且感觉胸闷、呼吸不畅等症状的患者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呼吸内科就诊,以免错过最佳的诊疗时间。哮喘、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外出尤其是独自外出的时候注意携带支气管舒张剂,以备不时之需。
预防支气管痉挛先要做好呼吸系统保健
如何有效预防支气管痉挛是非常重要的,李芳建议大家在严格按医嘱治疗基础性疾病的前提下,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预防,以免突发急症出现健康危险:
1.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且有一定湿度;2.远离烟草、花粉等过敏物质增多的季节外出最好戴上口罩;3.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耐寒能力和机体抵抗力;4.气温多变的季节,注意及时添减衣服,避免受凉感冒;5.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
此外,中医对于呼吸系统的保健有很多方法,比如食疗和推拿都值得日常生活中尝试。前面我们提到了,临床上最常出现支气管痉挛的疾病就是支气管哮喘,所以一些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穴位大家要注意掌握。比如手太阴肺经的中府穴和云门穴这两个穴位。云门穴位于胸前正中线旁开6寸,锁骨下缘处,当双手叉腰时,在锁骨外端下缘出现一个三角形的凹陷,其中心即是云门穴。云门穴的主要作用是传输肺经的气血物质;调节输入肺经及输入肺经以外部分的物质比例。能肃降肺气,清肺理气,泻四肢热,治疗咳嗽、气喘、胸痛。云门穴下一寸便是中府穴,中府穴为肺经募穴,其功能是募集其他脏腑传来的气血物质再输送给肺经,能肃降肺气,和胃利水,止咳平喘,清泻肺热,健脾补气,治疗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等。
具体的练习方法是,每天早起后、晚睡前,端坐,以大拇指或食指分别按摩中府穴、云门穴各10分钟左右,然后再由中府穴向上直推至云门穴10分钟,力度以穴位处有酸胀感为宜,每天2~3次,坚持规律按摩,方可收到效果。
食疗可以选择南瓜盅,应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食用,对哮喘患者效果较好。清代著名医学著作《医林纂要探源》中记载了南瓜有“益心敛肺”的功效。南瓜盅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原料南瓜1只,约500克左右,蜂蜜60毫升,冰糖30克。先在南瓜顶上开口,挖出一部分瓜瓤,将蜂蜜、冰糖装入,盖好,放入盆内,隔水蒸1小时取出,早晚分两次吃完。中医认为蜂蜜能润燥和止咳。从西医的角度来说,蜂蜜对链球菌、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杨璞)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