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刺轻灸 治疗偏头痛治疗腰痛
1969年跟施济民老师学习中医针灸。1979年转调沙坪坝区中医院工作。1980年考入成都中医学院,获硕士学位。1982年在重庆市中医研究所任主治医师,后为病房副主任。1988年应邀赴美国西雅图东方针灸医药学院教学,此后开设马氏中医针灸诊所,中医癌症支持疗法中心。2000年、2002年应邀赴德国慕尼黑讲《伤寒论》《金匮要略》。2003年考入中国中医科学院,获博士学位。全美首批十七位免考获中药资格认证者。曾应聘为全美首批东方针灸医药博士班导师(俄勒岗州东方针灸医药学院),在全美和华盛顿州作过十几次学术讲座。在《中医杂志》《成都中医学院学报》《澳洲中医杂志》《德国中医杂志》等发表论文十余篇。2016年被成都中医药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浅刺轻灸,不仅是《黄帝内经》的单一操作手法,而且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和临床疗效。浅刺轻灸在欧美有良好的临床效果,适用于普通的病症与普遍人群。浅刺轻灸是一种休闲、享受型的治疗,易于被患者接受,其不仅有理论根据,更具有普遍的临床意义,特别适合在欧美国家使用。马教授从理论到临床作了具体的阐述。
第一次接触浅刺轻灸
1988年我应邀到美国西北东方针灸医药学院讲学和临床带习。刚到不久,就有一位学生因鼻塞不通,请我给她扎针。扎迎香穴,当时我用国内带来的32号针,比较细的针。结果针刺结束后,她哭了,因为太痛。我当时很尴尬,此前一直认为自己的手法是很轻的,因为文革中跟随施济民老师学针灸,手法都是浅而快,效果很好。她告诉我她以前做过多次日本针灸,都不感觉到痛。令我很惭愧。
第2天我去看了学生如何进针,结果发现他们用的是日本针,40号,很细,他们只拍管进了穴位,並不深刺捻转。我观察,她扎针后一直安静地躺在那里。治疗之后,说感觉舒服,不痛,鼻塞也通了。
对此,我进行了反思,为什么国内的手法在这里行不通?虽然我还用的是轻针!是因为中美两国人的体质不一样吗?是因为他们怕痛、惧针吗?我一直在思考和观察。
亲身运用浅刺轻灸
治疗偏头痛
第2次,一位偏头痛病人,我认真给她做了针灸,同时感受到很好的得气。心想会有很好的结果。谁知结束时她很不高兴,说头痛没有得到缓解,比来时还痛!我再给她做了头部轻微按摩,有缓解。
第2周她又来了,我仿照学生的方法,只是把针拍进去,不作补泻的手法。结束后她满脸笑容,告诉我她感觉非常好,头不痛了,而且身体感觉很舒服。我以为是病人安慰我,毕竟进针深度不够,根本就没有得气。
谁知该病人以后每周都来治疗,从那时开始,20多年了!每2~3周来1次,有病治病,无病调理。
保健
后来那位偏头痛病人带她的先生来诊所治疗,她先生参加过20多次铁人三项赛,3年前,在铁人赛第11个小时时突然晕倒,非常沮丧。他说他想再参加10年的铁人赛,看来不能实现了,问我们有什么办法?我告诉他针灸中药长期坚持治疗,可以增强体质。他每2周来1次,此后一直顺利地参加铁人三项赛。今年竟然连续参加了3次!他告诉我17个小时完成就算通过,他用14个小时,他67岁,在近70岁的年龄组里,是不错的成绩。
这样看来,浅刺轻灸不仅治病,对保健也有很好的作用。
2.3 治疗腰痛
对于腰痛我有过比较,因为我在学校教学,有些针灸医生也来看病。我给他们治疗时,有时用浅刺轻灸,有时用深刺(1.5寸的针,同时手法较重)。结果他们普遍地告诉我浅刺轻灸1次就好了,而深刺时,当时疼痛会缓解70%~80%,但是腰部酸、强的感觉有时会存在2~3周,而浅刺轻灸时则无那样的问题。不仅如此,对于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突发性腰痛的病人,疗效也同样。西医认为腰痛原因是骨转移,只有用止痛药,用后效果不好,改用吗啡,但腰痛没有完全缓解,而且造成便秘。病人来做一次浅刺轻灸治疗后,腰痛便缓解了。几个月后同样情况再来治疗,也是一次即见效。另有一腰痛病人,30年前腰部因为骨肿瘤做过手术,手术在腰3~4椎中植入了金属物做固定支撑,对其进行浅刺治疗,治疗1次后,其疼痛缓解。
广泛应用
我之前提浅刺轻灸法,都只说北美地区,不敢提欧洲,因为我没在欧洲治过病人。后来有3位校友发来消息,指出轻针浅刺在欧洲地区也运用颇多。钱伟华医生说:“我在欧洲做针灸治疗,就是只能浅刺轻灸,临床疗效反而更好,而且病人依从性更好。”宋丽医生补充:“我这里也是同样,由于诊所中心设在大酒店中,病患来自亚、非、欧、南美洲等各国,我用的都是细针,病患反应效果都很好,这不是自己的感觉,是MediQi公司有统计数据。”陈林医生也指出:“英国有人用有针感与无针感比较,用CT观察大脑活动度的反应,没针感的反应活动度高于有针感的。”
浅刺轻灸理论溯源
1“气滑血清”和“气涩血浊”论
上一篇:痢疾都用黄连合适吗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