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经伴腹胀 辛智科治闭经临证经验
辛智科,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陕西省中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擅长运用中医思维和经方治疗中医内科和妇科杂病及亚健康的中医调理。
闭经是妇科常见病症,致病因素多,病机复杂,临证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治疗难度大,疗程长短不一,疗效差异悬殊。辛智科致力于闭经的临床观察和研究,临证运用中医思维和方药予以调理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重视脾胃 益气养血
月经为女性生理特点,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冲脉为十二经之海,胃为水谷之海,多气多血之腑,足阳明胃经与冲脉会于气街,故有“冲脉隶属于阳明”之说。《素问·阳明别论》则说“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女科经论》引张若水之说,指出“妇人脾胃之虚,或形羸气血俱虚,而致经水断绝不行。”可见脾胃对月经生成之重要。
辛智科承前人学术精华用于临证实践,认为女子以血为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气机升降之枢,脾强胃健,运化有常,升降有序,则能益气生血,下注冲任滋养胞宫,使月经顺畅。若脾胃虚弱,运化无力,使气血不足,则易致闭经。闭经患者临床常症见头晕、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细弱者,多为脾胃虚弱。辛智科治疗此类闭经以健脾益气、补气生血为原则,选用补中益气汤、升阳益气汤、八珍汤、生脉散等方加减治疗。常加用焦三仙、鸡内金、莪术等药物,助脾胃,行消导,以助脾胃运化之功。血不能速生,补气自易生血。通过健脾胃、益气血,促进冲任经血充盈,滋养胞宫,使月经正常。
行气解郁 血和经行
《内经·举痛论》有“百病生于气”说。人的情志活动变化直接影响脏腑气机升降出入、气血运行,七情过激会诱发多种疾病。女性情绪容易波动、抑郁,常导致肝气郁结、气血不畅,影响月经,《女科经纶》有“忧思过度则气结,气结则血亦结”。朱丹溪善治杂病,对妇科治疗亦独具特色,有“血气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之语,此说同样适于闭经之症。《傅青主女科》从郁论治闭经,指出“人以为血枯经闭也,谁知是心肝脾之气郁乎。使其血枯,安能久延于人世。医见其经水不行,妄谓之血枯耳,其实非血之枯,乃经之闭也。”“治法必须散心肝脾之郁。而大补其肾水,仍大补其心肝脾之气,则精溢而经水自通矣。”疏肝理气、健脾养心、益气生血,临床常用益经汤、解郁汤等方。
辛智科治疗闭经,效法前贤理论与经验,同时又独具创新。对于平素多忧善怒、情绪低落、性格内向的闭经者,尤重心理调适配合药物,疏肝解郁、理气和血,善用傅青主开郁汤和逍遥散加减。若肝郁气滞,肝火偏盛者,用丹栀逍遥丸加泽兰、益母草、丹参、莪术等活血祛瘀药,清热凉肝、调气解郁、疏通经血。在闭经病症中,郁为不可忽视之因,辨明病因后,应以开郁为先,常获良效。《萧山竹林寺妇科秘方考》有云“疏肝之郁,宣肺之气,自然经血疏通”。曾治一中年女子,因父亲去世,又家庭财产纠纷,悲伤恼怒情绪交织,闭经半年,用逍遥散合四物汤加减,疏肝解郁养血,服用20余剂后月经正常。
化痰祛湿 通调气血
闭经之症,治法多样,医家多用活血化瘀法。然痰湿阻滞导致闭经,临床亦为多见,不可忽视。朱丹溪《局方发挥》有“调经不离痰,调经先调气”之说。《妇科切要》强调“肥人闭经,必是痰湿与脂膜壅滞之故”。辛智科治闭经,谨记经典论述,效法前人之法,融合创新于临证应用。辛智科认为,肥胖之人多痰多湿,痰易致病,痰易生湿,若恣食肥甘厚味,过食生冷水湿之物,居处潮湿之地,湿浊内生,气郁湿停,水湿不行,痰湿阻滞,血行不畅,易致津液代谢与脏腑机能失调。若痰湿之邪下注,阻塞胞宫,冲任不利,经行受阻,易致闭经。常用二陈汤、傅青主温脐化湿汤加减,治以利湿化痰,通利气血,经水自调,临证常获良效。笔者曾治一名22岁青年学生,因肥胖服用减肥药物,后闭经半年,服用多剂活血化瘀药物未效,后以二陈汤合五苓散、四物汤加减治疗,经血来潮。坚持服用月余,体重亦减,病人颇为高兴,治愈闭经又瘦身,一举两得。
经本于肾 补肾调经
上一篇:尉中民方治经行腹痛 月经量少
下一篇:治胆囊炎经验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