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虫性阴道炎中医疗法
滴虫性阴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的阴道炎。是妇科最为常见的阴道炎症,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辨证论治
1.湿热下注
[证候] 带下量多,色黄,呈泡沫状或脓性,甚或杂有赤带,其气腥臭;外阴灼热瘙痒,头晕目涨,心烦口苦,小便黄;舌质偏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方药] 清热利湿,杀虫止痒。龙胆泻肝汤加减。
2.肾虚湿盛
[证候] 带下量多,色白,呈泡沫状;伴外阴瘙痒,腰脊酸楚,神疲乏力;舌苔薄腻,脉细软。
[治法方药] 补肾利腰,清热利湿。肾气丸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经验方
1.滴虫熏洗方
[药物组成] 蛇床子30克,土槿皮、黄柏、百部、苦参各15克,花椒10克,明矾6克。
[适应证] 滴虫性阴道炎。
[用法用量] 煎汤熏洗坐浴,每日两次。
2.灭滴丸
[药物组成] 蛇床子9克,明矾3克。
[适应证] 滴虫性阴道炎,带下夹血者不宜。
[用法用量] 上药研细末,炼蜜为丸,丸如弹子大。每晚用药熏洗后,塞于阴道深部,24小时后换药。10天为一疗程。
3.复方滴虫粉
[药物组成] 蛇床子粉200克,雄黄粉 100克,葡萄糖100克,硼酸粉100克,将上药混合即成。
[适应证] 滴虫性阴道炎。
[用法用量] 先行阴道冲洗,后用干棉球擦干,用压舌板取滴虫粉1~2克,置于阴道后穹隆处,将药粉向阴道壁涂抹,再塞入一带线棉球,嘱病人自己在当晚或翌晨取出。每日一次,3~5次为一疗程。
4.蛇床白头翁汤
[药物组成]蛇床子60克,白头翁、苦参、黄柏、金银花各30克,黄药子、百部各20克,荜拨15克。
[适应证]湿毒性滴虫性阴道炎。
[用法用量]水煎去渣,熏洗阴部。
适宜技术
1.熏洗法
(1)灭滴洗剂:苦参、百部、蛇床子、地肤子、石榴子、黄柏、紫槿皮、枯矾,煎汤熏洗外阴。
(2)蛇床子方:蛇床子、花椒子、黄柏、白矾、苦参,煎汤熏洗外阴或冲洗阴道。
(3)苍耳草60克,狼毒草20克,苦楝皮30克,蒲公英60克。上方煎汤,先熏后洗,每日两次,10天为一疗程。
(4)蛇床子30克,苦参15克,白头翁15克,仙鹤草15克,乌梅10克。上药加水2500毫升,煎至2000毫升;每剂煎煮两次,滤汁,合并滤液备用。用法:每次取药液约2000毫升,煎沸,先熏外阴5~10分钟,之后可用消毒过的纱布蘸药液洗涤外阴、阴道10~15分钟。每日一剂,每剂洗两次,7~10日为一疗程。
(5)黄柏、苦参、百部各10克,蛇床子30克。加水1000毫升,煎沸30分钟,滤汁,再加入白酒约15毫升。将药液趁热倒入盆中,先熏后洗约15~30分钟,每日一次,每剂用两次,10日为一疗程。
2.坐浴法
(1)金银花藤100克,蛇床子100克,大黄25克,乌梅25克,诃子25克,甘草25克。上药用纱布包好(防止药渣刺激局部),一剂煎2~3小盆,每次一小盆坐浴,且洗阴道内。每日一次,7天为一疗程,一般可连用两个疗程。
(2)苦参30克,蛇床子30克,白鲜皮20克,狼牙草20克。煎水坐浴,每日一次,并用手指裹纱布蘸药液,尽可能地擦洗阴道深部。可用于滴虫阴道炎、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3.冲洗法
(1)苍术、百部、蛇床子、黄柏、苦参、连翘各15克,荆芥10克,枯矾5克,土槿皮15克。浓煎成250毫升,冲洗阴道,每日两次,6天为一疗程。适用于阴道炎。
(2)白鲜皮、地肤子各60克,蛇床子30克。上药共加水1500毫升,煎沸约30分钟,煎成1000毫升药液,过滤去渣备用。每日一剂,每剂煎洗两次,10日为一疗程。
(3)苦参、蛇床子、白鲜皮、黄柏、金龟莲、五倍子各等份。将上药研极细末,过筛,高压消毒后,按10%比例制成洗剂备用。用法:取150毫升药液加热至体温,行阴道冲洗,之后再放5克药粉于阴道内。每日一次,7日为一疗程。
(4)苦参30克,土茯苓50克,黄柏,当归尾各20克,枯矾12克,冰片3克,木槿皮、白鲜皮各30克。先将苦参、土茯苓、黄柏、归尾、木槿皮、白鲜皮洗净加入容器中,加水800毫升,煎至500毫升后滤汁,再将滤液与冰片、枯矾混溶备用。将上述药汁注入消过毒的阴道冲洗器内,行阴道内冲洗,每次20~30分钟,每日一次,每剂药用2~3次,7~10日为一疗程。
4.浸洗法
苦楝根皮100克,水煎成浓汁,浸灌阴道内,用纱布阻塞片刻,每晚一次至病愈。
5.阴道纳药法
上一篇:胆囊结石 补中祛结石方
下一篇:临床用柏矾煎剂治疗痔疮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