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高湿人体阳气走体表“补养”
高温高湿,时有雷电、暴雨、台风,此时人体的阳气走体表,尽情抒发;加上昼长夜短,睡眠时间相对较少,因此能量消耗甚大,需要合理的饮食,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补养”。但因为天气炎热,出汗甚多,容易耗气伤阴,往往影响了脾胃的功能和整体的阴阳平衡,因此这时节不适合吃得过于荤腥油腻,对于一般的人,比较合理。
南瓜,被称为“集天地阳力于一身的太阳战车”,其性温,擅能温补脾阳,又是应夏的食物,入脾胃心经。人们常用它做成南瓜咸饭、南瓜饼、南瓜海鲜盅、南瓜泥等。
黄豆在发芽过程中,其所含有的使人胀气的物质被分解了,丰富的植物蛋白以及其他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也更容易被人体吸收了。黄豆芽炒黄鳝、炒青椒嫩牛肉都是日常餐桌上常见的佳肴,且具有补阳的效果。
鲜姜炖羊肚是道升阳益胃、预防溃疡的药膳。取羊肚一个,反复洗净;生姜300克洗净切片,小葱20克切成葱花,砂仁6克,敲破,一起装入羊肚内,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另加料酒10毫升,大火烧开后改小火慢炖1小时,加盐及胡椒粉调味就可食用。
用水发香菇、生姜、笋片和小母鸡一起蒸汤,在夏日里能补脾益气,养颜轻身;枸杞竹笋炒瘦肉,能起到滋补肝肾,通利二便的作用;用红枣党参炖鲍鱼,能够气血双补,对于气血两虚而致心律不齐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盛夏常出现胃胀、食欲不振的问题,可饮用香气浓郁的花草茶以醒脾,还可以用猪脾与姜丝爆炒后隔水蒸熟来吃,有开脾健胃的功效;草果去心去皮,切细,与羊肉、生姜、料酒同放炖锅中,加水炖熟佐餐,能温中燥湿,开郁消食;对于胃虚寒者,可用花椒、胡椒炖鸡肾,能温中止痛助消化;用当归黄芪炖石斑鱼,能补气血,益精髓,对于气血两虚而常出现心悸患者大有助益。
上一篇:介绍几种消食解酒方
下一篇:食物中毒的简易解救法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