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提升阳气 背为阳刺激经络调气血
背部可以说是整个人体的缩影,对背部的保健和科学的刺激,能对五脏六腑的功能调节起到有益而积极的作用。
背部首重保暖
中医认为,背为阳,腹为阴,人体背部分布的基本上是人体的阳经,所以背部的脊柱是主一身阳气的督脉所在。督脉与六阳经有联系,称为“阳经之海”,故其统摄一身之阳,全身阳气的运行都与脊柱有关,因而,背的寒暖与脏腑的功能息息相关。
《养生四要·慎动》中提到:“背者五脏之附也,背欲常暖,暖则肺脏不伤。”
《摄生消息论·春季摄生消息论》又说:“不可令背寒,寒即伤肺,令鼻寒咳嗽。”因此,当风寒入侵人体时,背部是首当其冲的。
背部受寒,就会出现腰酸背疼、肌肉抽搐等问题,并可能导致下肢关节及内脏等的不适,形成病害。尤其是患有风湿痛、支气管炎、哮喘、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及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做好背部保暖十分重要。
就算是在夏天,天热汗出腠开,也容易导致风寒入侵,同样会招致疾病。所以说,背部养生重要,而做好保暖是首要工作。
刺激经络 调气血
由于处在背后,背部往往难以得到足够的重视。但历代养生理念中,背部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脊柱两旁是贯穿全身的足太阳膀胱经,各脏腑的背俞穴均在背部膀胱经。刺激这些穴位,可起到疏通经气、振奋阳气、调和气血、恢复脏腑功能的作用。
现代医学已经阐明,背部脊柱是脑、脊髓通向躯体各脏器、组织发出神经根的地方和通道,在脊柱的两旁,这么好的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穴位图,分布着一些可以起到调节内脏作用的自主神经节。因此,通过保健方法,科学适当地刺激背部的穴位、经络,可以起到治病保健的功效。
搓 背
在人体背部进行一定节律的搓弹、拍打、敲击,能提升阳气,有利于人体气机顺畅,阴阳条达,使人体的脏腑功能更加协调。
自己搓背可在洗澡时进行,用热的湿毛巾搭于背后,双手扯紧毛巾两端,用力搓背,直至背部发热为止。注意用力不宜过猛,以免搓伤皮肤。
洗澡时搓背,可以清洁皮肤表层,通畅毛孔,避免毛囊长疖;增强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有效地排出体内毒素;同时通经活络,刺激各内脏功能协调,阴阳平衡。所以,搓背能有防治感冒、腰背酸痛、胸闷、腹胀等。
捶 背
捶背可以舒经活血、振奋阳气、强心益肾、增强活力。刺激背部组织与穴位,再通过神经系统和经络传导,促进局部乃至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内分泌与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和抗病能力。
捶背通常有拍法和击法两种,均沿脊柱两侧进行。前者用虚掌拍打,后者用虚拳叩击,手法均宜轻不宜重,力求动作协调,节奏均匀,着力富有弹性。
如此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轻拍轻叩,既可自我操作,也可请别人帮忙,每分钟60~100下,每日1~2次,每次捶背时间以30分钟为限。
患有严重心脏病、脊椎病的患者应谨慎而行。
关键词:长期坚持捶背的好处
1
改善局部营养状态。通过捶背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背部组织的新陈代谢,减少皮肤细胞的老化,有利于皮肤的清洁与健康。
2
舒筋活血,健身防病。尤其对于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中老年人来说,经过一天的劳作,难免会出现腰酸背疼,肌肉紧张,此时如接受轻柔的捶背,不仅有利于肌肉放松,消除疲劳,还能防止慢性病及腰肌劳损的发生。
3
宁心安神,振奋精神。人过度疲劳时,就会出现心烦意乱、坐卧不宁的现象,捶背带来的良性刺激会使心绪逐渐安定下来,从而感到全身舒适和精神倍增。
撞 背
撞背对于普通人的强身健体、祛病延年也有很好的作用。从中医角度讲,人体背部布有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等重要经脉,经常撞击可以疏通经脉气血,对穴位的刺激又能增强穴位及相应脏腑的功能,从而进行人体自身的阴阳气血调节,祛病强身。
双足与肩同宽(起式姿势),站立于墙壁之前(或者找一棵表面没有疙瘩的圆粗大树),与墙相隔约半尺,全身放松协调一致;身体后仰,用背部撞击墙壁,用力适度、不要太重,借撞击的反作用力使身体回复直立,如此反复进行。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