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草网

搜索

脾胃湿热证诊治思路及用药经验选方

脾胃湿热证为临床常见的脾胃实证。随着地球气候的转暖、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和药物的滥用,本病证已呈上升趋势,它可出现于各个系统的许多疾病,而与消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由于其病邪的特殊性,所以给临床诊治带来了一定难度。

杨春波教授为第二批、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名誉院长,福建省脾胃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

他于1992年在全国率先立题研究脾胃湿热证及其相关疾病,其诊治经验丰富,对临床具有较大指导意义。笔者有幸从师于杨春波教授多年,现总结其关于脾胃湿热证诊治思路及用药经验如下。

病因病机认识

病因

外因:湿热的邪气、气候、环境和诸虫。

内因:饮食失节、思虑过度、劳倦好药或脾胃素弱等。

病机

病位在脾胃,因脾主湿属阴脏,胃主燥归阳腑。“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因“同类相召”(清·章虚谷语)。饮食等内伤或脾胃素弱可使脾胃功能失调而湿热蕴生。

病理含阴阳两性,可呈湿热并重,或湿偏重,或热偏重。

湿邪常滞气机,久可伤络。因湿为阴邪易滞气;气为血帅,久则络瘀。

湿邪可以从化。因人体阳气旺而偏热重,阴气盛而偏湿重,还可热化、寒化,甚至耗气、伤阳、损阴、亏血。

湿热能蒸上、旁达或注下。湿热盘踞中焦,可上蒸扰窍、蒙神、熏肺;旁达肝胆、筋节、肌肤;下流膀胱、前后阴、女子胞等。

临床特征认识

起病缓慢 病程或潜伏期较长,呈渐进性。

症状复杂 如知饥不欲食,口渴不喜饮,发热脉缓,大便溏而不畅,或先干后溏,舌苔腻而黄等阴阳两性同见之证候。

缠绵反复 常可反复和复发。

辨别标准

杨春波在临床调查400例的基础上,修订了本证的判断标准。

主症:①舌苔黄腻;②胃脘闷胀;③食欲不振;④大便溏或黏液样 。

次症:①小便淡黄或黄;②口苦黏,渴喜温饮;③脘中灼热或泛酸;④大便里急后重或不畅;⑤身热;⑥舌淡红或红;⑦脉滑或弦缓。

偏重:①偏热重:舌红,苔黄腻干,脉数,口渴喜凉饮,小便黄,大便干或黏液脓血样。②偏湿重:舌淡红或淡,苔白腻披黄,脉缓,口苦而淡,小便清,大便稀或溏。

确定:主症①必备,再加一个主症、一个次症即可。偏盛判断:舌象必备,再加两个症状即可。

治疗思路及用药

治疗思路

实行五结合,统观定从治 五结合即病与证、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功能与组织、机体与环境的结合。病包括主病与并存病。全面了解,审明主次,形成总观,决定从治。

脾胃是重点,勿忘它脏腑 脾胃湿热证病位在脾胃,当然是治疗的重点。要调理好脾胃烂谷与运化、升清与降浊之能,勿忘脾胃与其他脏腑的关系,首先是肝、胆与肠,次则心、肺,还有肾、膀胱及女子胞。

辨明实与虚,方能立补泻 湿热证当然属实证,应该用泻法,但也有兼见气虚、血弱、阳衰、阴亏等,还有因脾虚失运,导致湿阻热生等,应分清主次缓急,而立先泻、先补,或补泻间用、补泻兼施。

清化为总则,尚须辨偏重 清热祛湿是治疗脾胃湿热证的总则,但临床有湿热并重、湿偏重、热偏重的不同,应细辨而施治。

微观局部变,中医理论识 对微观、局部的病理变化,用中医理论进行认识,然后结合宏观、整体的辨证而确定治法用药。

发扬综合法,饮食要讲明 中医对脾胃湿热证的治疗,除汤药口服、灌肠外,还有针灸、外敷、推拿、按摩等其他方法。应依证、症需要结合采用。此外,饮食、劳作的宜忌,一定要讲明白,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用药经验

选方

湿热并重:用自拟方清化饮(茵陈、白扁豆、黄连、厚朴、佩兰、白豆蔻、薏苡仁等),或甘露消毒丹、二妙丸、黄芩滑石汤加减。

热重于湿:连朴饮、白虎加苍术汤。

湿重于热:三仁汤、藿朴夏苓汤、黄连平胃散、达原饮等。

湿热黄疸: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

湿热蒙神:菖蒲郁金汤。

湿热白:薏苡竹叶散。

湿热发热:新加香薷饮、黄连温胆汤、达原饮。

湿热下痢:白头翁汤。

湿热带下:止带方。

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