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蛇咬伤的局部应急处理
人们外出游玩、劳动、野外作业或勘察时,有时不慎被毒蛇咬伤,这该怎么办啊?众所周知,毒蛇有毒,一旦遭到毒蛇猛兽的伤害,情况危急,应立即向附近村民求助,并打电话给120。对于毒蛇咬伤的治疗,应了解蛇伤是无毒蛇咬伤还是有毒蛇咬伤。如确系无毒蛇咬伤,按一般外伤消毒处理即可。若不知是否毒蛇或已明确是毒蛇咬伤时,必须按毒蛇咬伤立即进行处理,处理时,要情绪镇定,不要忙乱奔跑,否则,更促使毒液随着血液循环加快,而很快地流遍全身,导致病症加重。下面介绍毒蛇咬伤的处理。
应急处理
毒蛇咬伤的局部处理,这是指被毒蛇咬伤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正确与否常常会影响预后,这一步是关键,非常重要!
1.放低位置:伤口部位应尽量放到最低位置,保持咬伤部位的相对固定,以减慢蛇毒在人体内的吸收和扩散,从而减轻全身中毒反应。医务人员必须迅速、正确处理。局部处理的方法很多,但总的原则,就是为了阻止或减缓蛇毒的吸收和尽快排除毒液,以达到减轻中毒之目的。
2.早期结扎:被毒蛇咬伤后,可就地取材,立即用柔软的绳子或布带,或就近捡拾稻草或适用的植物藤、蔓、茎、叶,在伤口上方约10~20厘米处结扎,松紧度以能阻断淋巴和静脉血回流,但不能够妨碍动脉血流为宜,结扎的动作要迅速,在咬伤2~5分钟内完成,此后每隔15~20分钟,放松1~2分钟,以免被扎肢体因血液循环受阻而发生坏死。
3.紧急用药:在应用有效的蛇药或蛇毒抗毒素后,可去掉结扎带。
冲洗伤口
1.清水冲洗:结扎后,可用清水,冷开水加盐或肥皂水冲洗伤口,以洗去周围粘附的毒液,减少吸收。
2.药物冲洗:用双氧水、1:500的高锰酸钾、1:5000的呋喃西林溶液冲洗则更佳。
刀刺排毒
1.排出毒液:经过冲洗处理后,应用干净,消毒的利器挑破伤口或用消毒的小苗刀、痧刀、三棱针等,划破两个毒牙痕间的皮肤,同时,可在伤口周围的皮肤上,用小苗刀挑破如半个米粒大小数处,使毒液外流,防止闭塞,一般均不宜刺得太深,以免伤及血管。
2.挤压排毒:咬伤四肢而又肿胀严重时,还可刺“八邪”或“八风”穴,进行挤压排毒。
3.盐水排毒:有条件者可把受伤肢体浸入浓的冷盐开水中,从上而下地向伤口不断挤压20分钟左右,使毒液从速排出。
4.抽吸毒液:也可用吸奶器、针筒、拔火罐对准伤口不断地抽吸毒液。
5.吮吸毒液:如身处野外,在徒手情况下,可直接用口吮吸毒液并吐掉。但是,必须注意安全,边吸边吐,每次都用清水嗽口,若口内黏膜破溃、龋齿、有伤口等情况就不可用口吸,以免发生中毒。被蝰蛇、五步蛇皎伤,一般不作刀刺排毒,谨防出血不止。
封闭疗法
应用普鲁卡因溶液加地塞米松局部环封,对于抑制蛇毒的扩散,减少疼痛,对抗炎消毒,减轻过敏反应,是早期防治局部损害的有效措施。
方法与剂量:1.在0.25%或0.5%普鲁卡因溶液中,加入地塞米松5毫克或氢化考的松琥珀酸钠50~l00毫克,在伤口周围或患肢肿胀上方一寸处深部皮下环封;2.手指被咬,用5 ~l0毫升;3.上肢被咬,用40~80毫升;4.下肢被咬,用100~140毫升。封闭溶液的剂量可根据患肢的大小而酌定。如五步蛇、蝰蛇等咬伤,局部肿胀迅速,故除用局部环封外,还可加用套封。其方法是围绕上臂上三分之一,或大腿上三分之一,选择几个穿刺点,消毒后作一皮丘,注射针垂直刺达骨膜后外退,无回血,再边退边注入封闭溶液。
局部用药
1.西药:经排毒后,可用1:5000呋喃西林溶液或1:500高锰酸钾溶液或2%氯化钠溶液湿敷伤口,保持湿润,以防创口的闭合,影响毒液的外流,同时可以达到消炎退肿之目的。如系五步蛇、烙铁头、竹叶青、蝰蛇咬伤,排毒后可用5%二乙胺四乙酸二钠100~200毫升冲洗创口,以抑制其毒素中的蛋白分解酶的活性,防止或减轻局部组织坏死。
2.中草药:可就地采用数种清热解毒草药如白花蛇舌草、半边莲、芙蓉叶、芙蓉花,洗净后加少许食盐捣烂外敷。季德蛇药胜片,可口服,也可外敷。
3.忌封住伤口:敷药时不可封住伤口,以免妨碍毒液流出,并要保持药料的新鲜,避免发生局部感染,对已有水血泡者,可先用消毒注射器吸出渗出液,然后再予呋喃西林溶液湿敷。
上一篇:中医诊治疲劳综合征 随症加减处方
下一篇:黄帝内经中的扶阳法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