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反复情绪低落 中医益肾调气法
唐启盛教授是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他临证经验丰富,辨证功力深厚,运用方药灵活,临床疗效显著,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笔者跟师数载,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抑郁障碍病案一则分享如下,以飨同道。
陈某,女,49岁,于2014年6月24日初诊。
主诉:反复情绪低落8年。现病史:患者2006年因家庭纠纷出现情绪低落,烦躁易怒,表情呆滞,于某三甲医院诊断为“抑郁障碍”,服用喜普妙(西酞普兰)1个月后症状明显减轻,随即自行停药。2009年再次出现上述症状,服用怡诺思(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状再次缓解,持续服药至2012年,遵医嘱逐渐停药。2014年3月份患者又出现情况低落,兴趣减少,易早醒,犹豫不定,为求中医治疗来本院就诊。刻下症见:情绪低落,兴趣减少,疲乏,食欲不振,行事犹豫,眠差,二便调。面色晦暗,少气懒言,舌淡边浅痕,苔薄白,左脉沉细,右脉沉缓而滑。既往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史,否认心脑血管疾病史,否认外伤、手术史。其母有轻度抑郁病史。
西医诊断:抑郁状态
中医诊断:郁病(肾虚肝郁)
治法:益肾调气法
方药:颐脑解郁方(经验方)加减。柴胡15克,刺五加30克,栀子10克,郁金15克,白芍15克,夜交藤20克,茯神10克,远志10克,酸枣仁15克,合欢皮10克,山药20克,生甘草10克,7剂,水煎服,日1剂。
按:该患者为反复发作的抑郁障碍,曾服用多种抗抑郁药物,有过临床缓解,但停药后即反复。此次就诊目的是通过中药治疗稳定病情,防止复发。病起于情志不遂,神机郁滞,肝气不舒,郁而化火,故见情绪郁闷、烦躁易怒,此为病初起之证。病情反复发作,久则耗伤阴血,肾精亏虚,故见倦怠、兴趣减少,肾主藏志,肾虚则志意不藏,故行事犹豫不定;心血亏虚,则血不舍神,而寐不安。故治疗以益肾调气、清热养心安神为法。
二诊(2014年7月1日):病史如前,情绪低落、行事犹豫、兴趣减低均较前明显好转,易惊,头枕部紧箍感,双手心发热,四肢麻木,食欲不振,二便可。舌脉如前。
前方减山药,加青礞石15克,珍珠母30克,夏枯草15克,黄连3克,继服7剂。
按:服药后阴血得养、气郁得畅,故诸症均减。然仍有易惊,是为心神不宁;手心发热,是为阴血亏虚而致虚热上扰,故以青礞石清热坠痰、珍珠母重镇安神、夏枯草清肝泻火、黄连清心泻热为治。
三诊(2015年1月20日):患者服上方后症状缓解,随后自行停用中西药物,半个月前因家庭琐事再次出现情绪低落、心情郁闷、兴趣减少、快感丧失,倦怠懒言,悲伤欲哭,自行口服黛力新、罗拉、肉蔻五味丸等,无明显好转,现潮热汗出,口干耳鸣,眠差梦多,易醒,醒后难再入睡,便秘,小便可。舌红苔白,边有齿痕。脉沉细数。
方药:柴胡15克,炒栀子10克,青礞石15克,郁金15克,黄连3克,夜交藤30克,柏子仁15克,酸枣仁15克,生甘草10克,刺五加30克,焦三仙各15克,7剂,水煎服,日1剂。
按:患者二诊后症状缓解,此次复因情志刺激而致病情反复,潮热汗出,口干耳鸣,眠差梦多,均为阴血亏虚,而虚热扰动所致,故以栀子、黄连、青礞石清热涤痰,以柴胡、郁金疏肝解郁,以刺五加益肾填精,以柏子仁、酸枣仁滋养心血,夜交藤安神定志,焦三仙清食化积,以其脾胃本虚,防食积而生热化痰。生甘草可调和诸药,又与焦三仙相合,一补一攻,调和脾胃,以固其本。此标本兼治之法。
四诊(2015年2月3日):病史同前,情绪平稳,纳眠均改善,睡眠时间延长,仍有梦多,口干,气短,便秘,小便可。舌红苔少,边有齿痕。脉沉细数。
三诊方加党参10克,磁石15克,制首乌10克。继服七剂以巩固疗效。
按:服药后症状明显缓解,是阴血得养而虚热得清,然邪虽去而脾胃仍虚,故加党参以健脾益气;再加何首乌以养肝肾之阴治其本;磁石重镇安神以治其标,以调神之法贯彻始终。全方务在继续益肾调气、清热养阴安神,巩固疗效,以防复发加重。(孙文军 曲淼)
上一篇:补肾利水降压 治高血压病方
下一篇:扶中汤陈宝贵加减治心悸临证验案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