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绍周治中风后抑郁症的经验介绍
郑绍周,男,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郑老擅长治疗脑血管疾病、血管性痴呆等疑难杂症,现将郑老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经验介绍如下。
中风后抑郁症是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影响中风病人的生活质量,还有可能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甚至中风后抑郁症带来的危害比中风本身还要严重,若不及时治疗也有使中风复发的危险。
郑老把中风后抑郁症总结为痰瘀阻络、肝郁气滞型和心神失养、脾失健运型,指出在积极治疗中风病的基础上,兼以疏肝理气,补益气血。
一、痰瘀阻络。肝郁气滞型
表现: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心胸满闷,嗳气,不思饮食,咽中如有异物,舌红,苔黄腻,脉弦。
治则:化痰通络,疏肝理气。
处方:当归、白芍、合欢皮各12 克,地龙、白僵蚕、陈皮、香附各10 克,胆南星、天麻、柴胡、枳壳、川芎各8克,半夏、全蝎各6克。
用法:每天l剂,水煎分3次服。
验案:王某,男,37岁。右侧肢体运动不遂后即出现精神抑郁,情绪不稳,时有烦躁,胸部满闷,不欲言语,食少,二便不能自理。神经系统检查:神志清,精神差,右侧肢体肌力l级,右巴氏征(+)。头颅MRI:左侧基底节区脑梗塞。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滑数。诊断:中风(中经络);郁证。证属痰瘀阻络,肝气郁结。治以化痰祛瘀通络,疏肝理气。选用上述方药加鸡血藤20克,川牛膝12克,郁金10克,桂枝、厚朴各 8克。同时配合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服用10剂后情绪渐正常,之后肢体功能迅速恢复,一个月后患者康复自行出院。
二、心神失养,脾失健运型
表现:神情恍惚,心神不宁,喜怒无常,多疑易惊,头晕神疲,心悸胆怯,失眠健忘,食少便溏,面色不华,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则:养心安神,健脾补气。
处方:珍珠母、酸枣仁、制何首乌、党参、黄芪、佛手各15克,百合、当归、柏子仁、茯神、桂圆肉、神曲各12克,生地、白术、木香、郁金各8克。
用法:每天l剂,水煎分3次服。
验案:刘某,女,61岁。半年前因脑干出血后住院接受保守治疗,现肢体功能恢复良好,但不能完成精细动作。近来精神恍惚,目中无神,喜怒无常,头晕神疲,失眠健忘,面色憔悴,食少便溏。舌质淡嫩,苔薄白,脉细弱。诊断:郁证;中风后遗症。证属心神失养,脾失健运型,治以养心安神,健脾补气,兼以疏肝理气。上述方药加浮小麦20克,薄荷 (后下)10克。服用半月后失眠症状改善,情绪稳定,一个月后,面色渐红润,面部表情丰富,诸症明显改善,对生活充满信心,嘱再服一个月巩固其疗效。
三、体会
中风后抑郁症是“中风” “郁证”的合病。郑老认为,中风后抑郁症多属中风后情志不畅,肝失疏泄,病久则肝病及心,心神失养导致的郁证,可称为因病致郁。在治疗上不能等同于郁证,要结合原发病的致病特点。郑老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再加上心理疏导往往取得了较显著的临床疗效。从上述两个病例看出:中风后抑郁症患者病程短暂且预后良好。抑郁严重,悲观厌世有轻生念头的患者,郑老常配合用三环类抗抑郁药或百忧解、黛力新口服,也常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中风后抑郁症是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影响中风病人的生活质量,还有可能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甚至中风后抑郁症带来的危害比中风本身还要严重,若不及时治疗也有使中风复发的危险。
郑老把中风后抑郁症总结为痰瘀阻络、肝郁气滞型和心神失养、脾失健运型,指出在积极治疗中风病的基础上,兼以疏肝理气,补益气血。
一、痰瘀阻络。肝郁气滞型
表现: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心胸满闷,嗳气,不思饮食,咽中如有异物,舌红,苔黄腻,脉弦。
治则:化痰通络,疏肝理气。
处方:当归、白芍、合欢皮各12 克,地龙、白僵蚕、陈皮、香附各10 克,胆南星、天麻、柴胡、枳壳、川芎各8克,半夏、全蝎各6克。
用法:每天l剂,水煎分3次服。
验案:王某,男,37岁。右侧肢体运动不遂后即出现精神抑郁,情绪不稳,时有烦躁,胸部满闷,不欲言语,食少,二便不能自理。神经系统检查:神志清,精神差,右侧肢体肌力l级,右巴氏征(+)。头颅MRI:左侧基底节区脑梗塞。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滑数。诊断:中风(中经络);郁证。证属痰瘀阻络,肝气郁结。治以化痰祛瘀通络,疏肝理气。选用上述方药加鸡血藤20克,川牛膝12克,郁金10克,桂枝、厚朴各 8克。同时配合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服用10剂后情绪渐正常,之后肢体功能迅速恢复,一个月后患者康复自行出院。
二、心神失养,脾失健运型
表现:神情恍惚,心神不宁,喜怒无常,多疑易惊,头晕神疲,心悸胆怯,失眠健忘,食少便溏,面色不华,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则:养心安神,健脾补气。
处方:珍珠母、酸枣仁、制何首乌、党参、黄芪、佛手各15克,百合、当归、柏子仁、茯神、桂圆肉、神曲各12克,生地、白术、木香、郁金各8克。
用法:每天l剂,水煎分3次服。
验案:刘某,女,61岁。半年前因脑干出血后住院接受保守治疗,现肢体功能恢复良好,但不能完成精细动作。近来精神恍惚,目中无神,喜怒无常,头晕神疲,失眠健忘,面色憔悴,食少便溏。舌质淡嫩,苔薄白,脉细弱。诊断:郁证;中风后遗症。证属心神失养,脾失健运型,治以养心安神,健脾补气,兼以疏肝理气。上述方药加浮小麦20克,薄荷 (后下)10克。服用半月后失眠症状改善,情绪稳定,一个月后,面色渐红润,面部表情丰富,诸症明显改善,对生活充满信心,嘱再服一个月巩固其疗效。
三、体会
中风后抑郁症是“中风” “郁证”的合病。郑老认为,中风后抑郁症多属中风后情志不畅,肝失疏泄,病久则肝病及心,心神失养导致的郁证,可称为因病致郁。在治疗上不能等同于郁证,要结合原发病的致病特点。郑老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再加上心理疏导往往取得了较显著的临床疗效。从上述两个病例看出:中风后抑郁症患者病程短暂且预后良好。抑郁严重,悲观厌世有轻生念头的患者,郑老常配合用三环类抗抑郁药或百忧解、黛力新口服,也常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生命在于运动”,而抑郁症病人要想摆脱困境,也离不开运动。尽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对于抑郁病人都是很有帮助的。如写字、画画、唱歌、打球等,都是很好的运动。由于精神上的原因,大多数抑郁病人觉得自己无能、无用,他们不想活动,不想做任何事情,也没有做事情的兴趣和热情。整天呆坐、长吁短叹、终日闭门不出,这些情况在抑郁病人中极为常见。所以家人和朋友一定要劝其多多参加体育锻炼或者运动。 活动对抑郁病人的益处主要体现在: ①活动能够使人感觉变好。由于活动以后,不再专注于自身的不良感觉,所以能够适当减弱抑郁的感觉。
②活动能减轻疲乏感。因为长时间不活动,呆坐度日,肌肉极易疲劳。而且由于血液流动缓慢,疲劳恢复更加慢。而一旦活动起来,血流畅通,疲乏的感觉会随之减轻。
③活动有助于找回自信。通过活动,可以发现自己的能力没有丧失,甚至发现自己其他的潜能,恢复自信。
④活动改善了人的思考能力。通过活动, 才会考虑做什么,怎么做,帮助恢复对生活的控制能力。
上一篇:头痛10余年辨方证当结合瘀血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小心误区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