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宝美髯丹《本草纲目》

1926年正方
何首乌赤白雌雄各一斤(一作赤白重斤余者各一枚),牛膝八两(去苗,以何首乌先用米泔水浸一日夜,竹刀刮去粗皮,切作大片,黑豆铺甑中一层,铺首乌一层,再铺豆一层,铺牛膝一层,又豆一层,重重相间,面上铺豆覆之,以豆熟为度,去豆晒干,次日如前用生豆再蒸,如法蒸七次或九次,晒七次或九次,去豆不用),破故纸八两(清水洗净,黑芝麻同炒,无声为度,去芝麻。一作四两),白茯苓八两(去皮,人乳汁拌,浸透,晒干,蒸过),菟丝子(淘净,酒浸一宿,洗去砂土,晒干,蒸三次,晒三次)取净末八两,当归身(酒洗净,切晒,勿见火)取净末八两,枸杞子八两(去蒂枯者,捣碎,酒浸,晒干)。一方有赤茯苓八两(去皮,黑牛乳汁拌,浸透晒干蒸过)。研为细末,炼蜜和丸,如龙眼大,制药勿犯铁器。每服一丸(一作三钱)至二三丸,空腹时细嚼,温酒或熟汤、盐汤、米汤送下。忌食莱菔、猪血、糟、醋。补肾元,乌须发,延年益寿,治血气不足,羸峋周痹,肾虚无子,消渴,淋沥,遗精,崩带,痈疮,痔肿等证。
[按语]
本方原仅题为明代“邵应节方”,未具体说明所本医籍。《本草纲目》亦载有“七宝美髯丹”一方,但较本方多一味赤茯苓,余药剂量、制法基本相同,并云录自《万氏积善堂秘验滋补诸方》一书。查对原书,并无“七宝美髯丹”之名,所载方中有“七珍至宝丸”,药物与《本草纲目》“七宝美髯丹”相同,但药物剂量则不完全相同。《万氏积善堂秘验滋补诸方》是尚载有“助老乌须健阳丹”,除剂量略有出入外,药物与《本草纲目》的“七宝美髯丹”、《万氏积善堂秘验滋补诸方》的“七珍至宝丸”完全相同。
目前市面销售的“七宝美髯丹”多系依据《中国医学大辞典》之方配制。 此方的主药是何首乌。何首乌有赤白雌雄之分,色黄或黄白者为雄,黄赤者为雌。据《本草纲目》记载:“何首乌,足厥阴、少阴药也,白者入气分,赤者入血分……此物气温味苦涩,苦补肾,温补肝,能收敛精气,所以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髭发,为滋补良药,不寒不燥,功在地黄、天门冬诸药之上。” 赤首乌、白首乌为两种不同的植物。赤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其成份主要是蒽醌类化合物,此外还含淀粉、粗脂肪、卵磷质等。经体外试验,何首乌能与胆固醇相结合,从而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并有一定降血糖作用,何首乌中的蒽醌类化合物还能促进肠管的运动。何首乌对神经系统和心脏都有兴奋和强壮作用,有人还观察到,赤首乌能延长二倍体细胞的生长周期,扫描电镜下可见到细胞处于旺盛发育生长中,而对照组细胞则衰老退变。这表明赤首乌确有延缓衰老作用。还有人通过实验证明,赤首乌能使家蚕的寿命延长。白首乌为萝藦科植物大根牛皮消的块根,含白薇素,有强心甙样作用。有人应用“皮片显微投影法”研究白首乌总磷脂对家兔儿仔毛生长的影响,证明白首乌有使毛发变黑的临床功效,并可明显地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对药物引起的细胞免疫减退有防治作用,认为对防衰防老有意义。 方中枸杞子补益肝肾,滋精养血明目;白茯苓健脾利湿,安神益智;当归身补血养血;菟丝子能补肾益精,兼可明目;破故纸温补脾肾,固精缩尿;牛膝补益肝肾,强筋健骨。 本方药重在滋养肾精,兼可益脾、补肝、养心,适宜于中老年人精血衰少、腰膝无力、遗精阳痿、未老先衰、须发早白者服用,是一种助老长寿的保健药。据《本草纲目》记载:明“嘉靖初,邵应节真人以七宝美髯丹方上进,世宗肃皇帝服饵有效,连生皇嗣,于是何首乌之方天下大行矣。”这也证实了本方药的功效。本方药虽说不寒不燥,一般人多可服用,但属脾肾阳虚者则应当慎用。

附方甲:青云独步丹 明·龚廷贤的《寿世保元》一书载有“青云独步丹”,方为“赤白何首乌共一斤,黑豆三升,米煮汁浸何首乌一昼夜去汁,再将黑豆拌首乌,木甑内蒸浸五次;当归身酒浸三两;赤茯苓半斤用牛乳浸过煮干;补骨脂盐酒炒四两;甘枸杞酒浸三两;菟丝子半斤酒浸蒸,捣饼焙干;怀牛膝甘草水泡四两;怀生地黄酒浸,入砂仁三钱同蒸,干为末;真没药一两五钱去砂土。 右忌铁器晒干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酒下,午间姜汤下,临卧盐汤下,忌三白。乌须黑发,延年益寿。”
[按语]
此方比七宝美髯丹多生地黄、没药两味药,其功能与前者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