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用药配伍经验总结
国医大师班秀文为广西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从医60余年,治学严谨,学验俱丰,擅治疑难杂病,尤以妇科为长。专著有《班秀文妇科医论医案选》、《妇科奇难病论治》、《壮乡医话》,以及《妇科讲义》、《中医妇科发展史》等。笔者通过学习有关著作,仅将其用药配伍经验总结如下:
妇科疾病重肝肾
班秀文对中医妇科造诣尤深,认为妇科发病与肝肾的关系密切,因为肝藏血而主生发,为妇女的先天;肾藏精为水火之脏,是生殖发育的根本。由于妇科病多属气血亏损,脏腑功能失调,而肝肾与气血运行正常与否尤为重要,所以治疗应以调补肝肾为主。具体是月经病以疏肝调气为主,兼以养肾扶脾;带下多从湿论治,以温肾健脾为主,兼以疏肝清热;妊娠病以补肾安胎为主,兼以健脾益气、柔肝养血;产后病以补养气血为主,兼以活血化瘀。在治疗过程中,肾以温补滋补为主,肝以疏解调养为主。
另外,妇女以血为本,以血为用,其月经、带下、妊娠、产乳等生理功能活动或病理变化,均与血分息息相关,所以治血法就显得非常重要。月经病即是血液病变,可根据虚实寒热的病机,采用清火、温经、消瘀、补养不同方法调理,同时还须着眼于冲任,注重肝肾的调节;带下赤白既要清热利湿,又要化瘀止血;妊娠病需养血以治病,并顺气安胎;产后病宜养血扶正,兼以祛瘀生新。只要正确掌握治血之法,定会左右逢源。
用药精专顾脾胃
班秀文主张辨证审慎,用药精专,治疗常从脾胃入手。脾胃同为人身升降的枢纽,只要功能正常,才能将营养物质输送至全身,保持身体健康;否则水谷不能运化,气血生化无源,人体失去濡养,便会发生疾病。由于脾胃以升为健,选方用药重在益气升阳,常用补中益气汤、黄芪人参汤、清暑益气汤、升阳汤等;如痰湿困脾用香砂二陈汤合苓桂术甘汤,过食伤脾用七味白术散或健脾丸加神曲、山楂、麦芽,脾肾阳虚用附桂理中丸或四神丸,脾阴不足用人参、白芍、山药、石斛、莲肉、浮小麦、荷叶、扁豆花之类,以甘平冲和,滋润扶脾。
在用药方面,他擅用藤类入药,如鸡血藤补血行血、养通血脉,可用于血虚、崩漏、带下、恶露不绝、奇难杂症,为妇科之圣药;忍冬藤通络清瘀,为治带下诸病良药;夜交藤补中寓通,为治肝肾不足之首选。花类药性味平和,质轻气香,有升发阳气、醒脾悦肝之力,常用有:素馨花疏肝解郁,凌霄花凉血祛瘀,玫瑰花气血兼治,佛手花理气化痰、醒悦肝脾,合欢花解郁安神、疏肝和络等,临证配伍得当,可使肝郁得解,脾运得行,气血调达,经带如常。而连翘有清热凉血、利湿解毒之功;附子有温中散寒、通经止痛之效;益母草有行中寓补、去瘀生新作用;土茯苓有健脾利湿、解毒除秽功能。还认为壮医药有外治为主、偏重祛毒,防治结合、有病早治,用药简便、贵在功专,扶正补虚用血肉之品四个特点,如药线点灸、刮痧挑痧、草药熏洗、佩带香药,以及用鲜芭蕉根外敷治急性乳腺炎,黑豆与鲜益母草治月经不调,气血两虚用蛤蚧、麻雀肉、牛羊肉、鱼鳞介甲等饮食疗法,值得总结推广。
配伍巧妙显特点
班秀文在配伍方面,强调以甘平或甘温之剂为宜,因甘能生血养营,温则生发通行,从而使气血调和,阴阳平衡。如月经后期属阴血亏虚用当归、白芍、玄参、麦冬、生地、鸡血藤、瓜蒌壳、路路通、红花、枳实、甘草;痛经属寒凝血瘀用当归、川芎、赤芍、蒲黄、五灵脂、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肉桂、益母草;湿瘀带下用土茯苓、鸡血藤、忍冬藤、薏苡仁、丹参、车前草、益母草、败酱草、紫草、桔梗、甘草;胎动不安属肝肾阴虚、热扰冲任用旱莲草、桑寄生、女贞子、谷芽、荷叶、黄芩、川杞子、芡实、白芍、甘草;产后痹证用鸡血藤、海桐皮、豨莶草、炒淮山药、炒苡仁、桑寄生、牛膝、宽筋藤、苍术、黄柏、甘草;癥瘕属痰湿阻滞、气滞血瘀用生牡蛎、丹参、赤芍、刘寄奴、泽兰、凌霄花、白芥子、土茯苓、浙贝母、香附、威灵仙等。以上包括妇科各种病证,皆有显著疗效。
对于节育手术后诸证,如恶露淋漓不绝、腰脊坠胀、少腹胀痛、月经紊乱,伴有头晕耳鸣、夜难入眠、多梦心悸、时冷时热等,班秀文治疗补血化瘀用生化汤加益母草、鸡血藤、杜仲、川续断,补养肝肾用归芍地黄汤加味,解毒化浊用清宫败毒饮配二妙散,调摄神志用药物调养与心理疏导同时进行。以上除辨证论治外,特别注意养血活血并重。
验方创制见奇效
上一篇:全国名老中医治痹症经验
下一篇:治腰痛验案两则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