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弥补了中医传承的薄弱环节
最近,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的验收工作正在各省陆续开展。这意味着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首批64家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的建设周期即将完成。在这项工作的影响下,5年来“学术流派”一直成为中医界的热词。以中国知网检索为例,仅在医学类学术期刊中,以“学术流派”为关键词检索,查到的文章平均每年有约50篇,比前一个5年的数量大约翻了一番。同时,各省市主办的以学术流派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每年也为数不少。笔者曾见证和参与了学术流派工作室管理的一些工作,对此略述己见。
中医学术流派的概念来源。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学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学术思想或学术主张及独到临床诊疗技艺,有清晰的学术传承脉络和一定历史影响与公认度的学术派别。一般来说,“中医学派”的概念与任应秋教授主编《中医各家学说》教材有密切关系,他在《中医各家学说讲义》二版统编教材中提出河间学派、易水学派、伤寒学派和温病学派等四大学术流派之说,至第三版《中医各家学说》则发展为七大学术流派,即医经学派、经方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伤寒学派、温病学派、汇通学派,此后基本沿用至今,影响深远。在中医学术的代际传承中,只要确实在学术上各有心得,传承也各有脉络,便可以立一门户。国家首批64家中医学术流派皆为此类情况。
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弥补了中医传承的薄弱环节。国家和地方一直在开展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同时也在全国范围评选国医大师,各省市评选国医名师或名中医。然而,这些工作都只面对在世的中医药专家,对于已故的名老专家,以及更早的晚清民国时期的名医不能包括在内。实际上斯人未远,很多学术精华尚有传人,倘不及时继承则有流失之虞。而学术流派的传承工作恰好弥补了这一缺憾,使一批百年来有重要影响的名医经验重新被重视。像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都为院内一批已故名老中医设立了流派工作室,这对于传承中医药宝贵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学术流派传承工作促进中医传统理论研究。传统中医素来重视学术研究,但当前各中医院校和医院的研究导向过分倾向于科研实验,传统理论的学习明显不足,以往那种博览众家之长、人文基础深厚的中医大师已极难产生。而流派传承工作要求梳理传承脉络、整理各代传人经验等。传统的学术研究方法再次受到重视,这对于促进中医传统理论研究具有积极的作用。
只有通过持续稳定的长期投入,形成明确的学术导向,才可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期望在首批中医学术流派工作室建设周期完成之后,有关部门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启动第二批及以后的评定与建设工作,从而为中医学术的多样化和繁荣注入持久的动力。(郑洪)
上一篇:春天老人养生 缓解手脚冰凉
下一篇:郁闷了,看看古人是咋做的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