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老人养生 缓解手脚冰凉
春季,万物生长的季节,也是老人养生的大好时节。早春时节养生,对于老人来讲,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专家称,在春天,老人养生应要注意“五少”。
少湿 以避风邪
“湿邪”是“六淫”之一,当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弱时,“湿邪”就会侵犯人体,引起疾病。春季雨水增多,风气重,这个季节,风湿及关节炎极易发作。因此,春天应注意控制室内湿度,勤晒被褥,不要在早晚等湿气大的时候到户外运动,运动时如果出汗,要及时擦干。
少酸 以防肝旺
传统医学认为,五行中肝属木,味为酸,脾属土,味为甘,木胜土。春天肝气旺,肝旺容易伤及脾脏,脾与胃又关系密切,故脾弱易妨碍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所以春季应少食酸味,以免肝气过旺,需增加甘味以养脾气。春季饮食可以多选择麦类、薏米、豆类及豆制品、水果、海产品、蛋类、莲藕、芹菜等,尤其是老年人,应少食用那些生冷肥腻的食物,以免影响脏腑功能。
少冻 以抗寒病
孙思邈说:“春天不可薄衣,令人伤寒,霍乱,食不消,头痛。”告诉我们春季养生要遵循“春捂”的原则。不宜突然减少穿衣,注意防寒保暖,以助人体阳气生发,抵御外邪侵袭;对于那些头发稀疏的老人,不宜过早摘下帽子、围巾,避免风寒头痛、感冒伤风,若在早春疏于保护,颈椎病、肩周炎等就会乘虚而入;早春容易使人大意的还有双脚,即使天气暖和,也应尽量穿着棉鞋或垫双厚鞋垫。
少懒 以行气血
春季是万物生发、推陈出新的季节,此时老年人忌懒于活动,应常到户外春游踏青、放风筝、登山、打太极拳等,尽情呼吸新鲜空气,荡涤体内污气,增强心肺功能,杀死皮肤上的细菌和病毒,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但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宜早,应在太阳初升后外出锻炼;二是不宜空腹,晨练前宜喝些热饮,以补充水分,加速血液循环,防止脑血管意外;三是不宜激,锻炼时尽量选择舒缓一些的运动,循序渐进,防止发生意外。
少怒 以护肝脾
按照传统中医理论,五脏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如果由于气候、情志、饮食等因素,造成某些脏腑生理机能太过或不及,就会破坏机体动态平衡,出现疾病。春季若情绪过于急躁或起伏过大,容易导致肝气郁滞,伤到脾脏等。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到心胸开阔,为人大度,凡事不要斤斤计较,少发脾气,保持身心健康。
许多老年人,由于已退休在家,不愿外出。专家提醒,作为老年人,应适当走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参加运动锻炼,不要总是闷在室内,这样,对于老人养生有着莫大的好处。
日本科学家发现,桔子皮中提取的橙皮甙,添加到饮用水中,可明显改善女性手脚冰凉的现象。在实验中,研究人员让10名患手脚冰凉症的女性饮用橙皮甙水,10名患者饮用纯水。两小时后让她们把双手浸泡在冷水里1分钟,然后检测其血流和温度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喝纯水的一组,40分钟后手的温度仍未恢复,而喝橙皮甙水的一组,只需30至35分钟手就恢复到冷水浸泡之前的温度,指尖的毛细血管血流明显改善。
上一篇:中成药的安全性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