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全:“针功夫”铸就“功夫人生”
“如果无法治愈,我就回家等死”,患者的话深深刺痛了杨晓全的心,为了救治这个病人,杨晓全废寝忘食地钻研……当患者挺直腰板轻松告别时,杨晓全深刻感受到:凭借自己的医术与努力可以拯救一个人、一个家庭,这是多么崇高的事业。
舞刀弄枪见“针功”
在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有这样一群 “舞刀弄枪”的 “功夫人”,他们要么用手术刀接骨续筋,要么用针灸针点穴通经,以独特的治疗方式为广大老百姓祛疾疗伤。谈到“用针”,在康复科病区,有针灸针、浮针、揿针、埋线针、梅花针、三棱针等各种针具,还有火罐、刮痧、导引、推拿等各种传统疗法,吸引了大批的患者。康复科病区主任、副主任中医师杨晓全就用这些传统中医器械、技法治疗各种颈、肩、腰腿痛患者,以及中风偏瘫和骨折术后的康复病人,疗效突出。杨晓全以他的“针功夫”,铸就了他的“功夫人生”。
杨晓全1977年出生,35岁就取得副高职称。他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2001~2009年师从重庆市名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郭剑华,在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软伤病区工作,8年忙碌而充实的住院部工作,培养了他牢固的中医思维和扎实的中医基本功,大量的患者赞许与感激是对他努力工作的最佳肯定。
2003年初,一个从巫山农村来的的45岁的男病人,患腰椎间盘突出症3年,因无钱医治,饱受折磨,来时双鬓斑白,后背佝偻,拄着拐杖,背一个编织口袋,里面是他的全部家产:几件破衣服加3000块钱。“如果无法治愈,我就回家等死。”患者的这句话深深刺痛了杨晓全的心。为了救治这个病人,杨晓全每天找老师分析病情,跑书店查阅资料,废寝忘食。每天精心治疗之后,他还给病人做中医基础知识普及,指导功能锻炼,两周后患者开始好转,4周后痊愈出院。当患者挺直腰板轻松告别时,杨晓全的内心也是激动不已。这一次经历让他深刻感受到凭借自己的医术与努力可以拯救一个人、一个家庭,这是多么崇高的事业。
2009年杨晓全来到门诊,两年的独自应诊加速了他的成长。曾有一个刚生小孩不久的年轻母亲,因受寒致腰痛不能转侧找到杨晓全就诊,治疗一周后患者白天疼痛基本控制,床上翻身、搀扶下床、缓步行走都已能较为轻松完成,可一到夜晚患者就腰部胀痛剧烈,并伴随双下肢后侧牵扯胀痛。各种方法用尽,疗效不佳,患者家属坐不住了,四处打听好的医院与治疗方法。转诊对杨晓全而言算是一种解脱,但对患者而言可不一定是好事。一家诊所建议患者大剂量使用激素加脱水剂,杨晓全认为,大剂量的激素用上之后对她的身体肯定会造成伤害,同时对其正在哺乳的婴儿更是贻害无穷。“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不能只顾自己一时轻松而让患者后患无穷,于是杨晓全耐心地和患者及家属沟通,在患者同意再治疗一周后,他抓紧时间查阅大量资料,最终利用长时间按揉飞扬穴这一独特方法,成功帮助患者解决了病痛。当患者活动如常并向杨晓全表示感谢时,他如释重负。
心系农民写文章
2011-2012年,杨晓全到万盛经开区中医院康复科做医疗支援。刚到不久,就接诊一位46岁女患者,双膝关节疼痛5年,在接受针灸、推拿、火罐、中药熏洗等治疗一个多月后,症状逐渐缓解并痊愈。患者非常感激,一定要把喂养5年的老鸭子送给杨晓全以表谢意。他在感受农村人的淳朴与真挚的同时,也为患者5年来的患病经历唏嘘不已。患者5年前在当地卫生院行X线检查发现骨质增生,这本是很好处理的一种病症,但就诊医生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告知患者无药可医,实在严重就行手术治疗。患者不愿手术,一拖就是5年,来就诊时已是双膝漫肿、步履蹒跚了。相似的病例还有很多,医疗支援工作让杨晓全深刻认识到农村缺医少药的现状以及医疗资源的极度匮乏,他立即撰写了文章《针灸推拿在农村大有用武之地》,发表于2011年12月12日《重庆日报农村版》,希望能够重现当年赤脚医生会针灸,一根银针治百病的盛景。支援期间杨晓全毫不保留地和当地医生共同交流、学习,共同完成论文《推拿与火灸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并在重庆市针灸学会2012年度学术年会上发表。
离开农村回城后,杨晓全仍心系农村群众的健康,陆续在《重庆日报农村版》发表《立秋:多进补、缓添衣》《秋收挞谷忙,养生有讲究》《重阳时节话养生》《简便效廉话中医》《天寒不生病中医养生方》《老人避寒凉、平安过盛夏》《简单又省钱,教你巧过冬》等多篇文章。
科普讲座获认同
上一篇:精神性胸胁痛的治疗
下一篇:美国中医教育运行准则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