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方设法将雾霾的危害降到最低

近年来,雾霾已成为中国人生活中的常态天气,人们对雾霾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国人在审视自己的生活习惯的同时,开始积极寻找对策,想方设法将雾霾的危害降到最低。于是,强大的网络不时地传递各种抵御雾霾的方法。不过,不少方法经专家辨别后发现:这不过是娱乐大众而已,人们切不可当真!

【网传】把香烟过滤嘴滤芯插入鼻孔,可以有效过滤PM1.6以上的微粒。具体操作是:把烟去除滤嘴烟纸,塞入鼻腔。据说,鼻插过滤嘴走在雾霾中,果然闻不到刺鼻的气味。

【纠错】实验证明,空气经过过滤嘴的过滤后,确实可以降低灰尘颗粒物的含量,但效果十分有限。而把过滤芯塞到鼻子里后,会有透不出气的感觉。专家指出:过滤嘴的主要功能是过滤烟草燃烧产生的焦油等有害物质,但对雾霾天气作用并不大。过滤芯塞进鼻孔会导致呼吸不畅,反而会加重雾霾对人体的影响,人会下意识地张开嘴呼吸,这样就会失去鼻内原本的过滤功能,吸入受污染的空气反而更多。另外,过滤嘴由细小纤维构成,塞住后用力呼吸,很容易把纤维吸入,造成肺部的损伤。过敏体质的人还可能会对过滤芯的材料产生不良反应,所以劝大家要谨慎使用所谓的香烟过滤嘴预防雾霾。

【网传】因民间常有柚子皮可去异味吸附甲醛等说法,因此,网友突发奇想,用柚子皮来抵抗PM2.5。具体操作是:取柚子皮整块,根据脸型裁剪,穿孔佩戴即可。一件既环保有便宜的防“霾”神器就诞生了。

【纠错】其实,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曾在某栏目中就做了一个实验。将一个甲醛释放源放入两个密闭舱内,甲醛浓度是国标的5倍。然后,在其中一个密闭舱内放进去了一个半斤重的柚子皮,其中一个没有放入任何东西。24小时后,专家组发现,在没有放有任何东西的密闭舱内甲醛浓度是0.16毫克/立方米,而放有柚子皮的甲醛浓度是1.59毫克/立方米。专家组解释称,由于柚子皮含有大量水分,水分挥发到空气中会使空气湿度增加,而空气湿度增加会加大甲醛的释放。可见,柚子皮并没有那么神奇。

【网传】民间一直流传猪血、鸭血具有“清肺”的功能。吃猪血、鸭血、黑木耳等,可清除掉进入肺部的PM2.5。

【纠错】所谓猪血、鸭血的清肺功能,只限于民间口口相传,未见于中医典籍。猪血、鸭血的血红素铁直接被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吸收利用率高。有研究表明,食用猪血和鸭血可减少一些有毒物质吸收,并加快有毒物质排出体外的速率。从这点上说,猪血等能帮助机体处于良好状态,适当吃一些有益健康。但专家指出,PM2.5是通过呼吸进入到肺泡,而猪血、黑木耳等是消化吸收进肠胃,对呼吸系统中的PM2.5显然难以触及。目前并无科学证据表明猪血、鸭血、黑木耳在消化吸收进入血液后,还能抵达PM2.5的集散地,起到“清道夫”作用。PM2.5是一种由多种化学物质组成的细颗粒物,各地PM2.5成分也很复杂,可能会有所不同,并没有专门针对防治PM2.5的食品,各种食疗对防护PM2.5真正作用不大。依靠食物从消化道进入体内,经过胃肠,将摄入的大分子消化分解成小分子,再将这些分子输送进血液最后抵达人体各处的细胞中,这样的循环方式来清除呼吸系统内吸入的PM2.5显然就是行不通的,食疗是在胃上下功夫,而PM2.5侵袭的是呼吸系统,两者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因此“某种食品可以防PM2.5”,没有科学依据。
 

口罩作为一种防护用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冬季雾霾污染较严重时,很多人外出都求助于口罩。此时,口罩除了保暖外,其主要作用为防护细菌、病毒侵害,阻挡以PM2.5为代表的细颗粒物。口罩种类很多,有防化学制剂、保温、运动型等不同类型的口罩,大致可以分为4类,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用途选择不同类型的口罩。

医用口罩  材料本身对细菌、病毒无防护作用,主要用途是隔绝医患间飞沫传播,没有防护PM2.5的作用。

N95口罩  材料主要是加厚无纺布,主要用于工业防尘,无抗菌作用。因其对空气隔绝作用好,也有阻挡细菌和可吸入颗粒物的作用,但透气性较差。

时尚口罩  主要材料为无纺布和保温棉,可起保暖作用,不能阻挡细菌、病毒和可吸入颗粒物。

活性炭口罩  可有效阻隔空气中的苯、甲醛、异味、恶臭等有害气体,但对于细微的颗粒却收不到有效的阻挡效果,更不能阻挡PM2.5的颗粒物。由于活性炭本身也是一种颗粒,很有可能被佩戴者吸入,对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体弱者来说,这反而是一种危害。通常活性炭口罩主要用于生活中房室装修、异味除臭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