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的河南中医学院三附院张磊教授
现年86岁的河南中医学院三附院张磊教授,是1958年河南中医学院建校时的首届学生,1947年开始研习中医,从医67年,他以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辨证精准、医德高尚等大医精神,在中原医林树立了榜样。
名医名家
我在大学期间有幸聆听他的《内经》教学,当时他是《内经》教研室主任,是我们班主讲。高古深奥的古典巨著,他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娓娓道来,生动有趣,深受后学喜爱,也使我们在他的启蒙中领悟了中医经典的无穷魅力,收获了终身受益的思想营养。上世纪80年代初,张磊已经蜚声中原杏林,他熟记背诵经典著作和数百首经方时方的功底,更是在全校传为美谈,奉为楷模。
张磊虽然任职河南省卫生厅副厅长5年,依然没有间断坐堂临诊,其病人群体遍及中原各地、遍布海内海外。坚实的中医药根基、丰富的临床经验、独特的辨证思想,在他遣方用药中得以完美体现:方精、药少、量小、效奇,更是让众多病患者啧啧称赞,叹为神医,让跟师学习的学生们叹为观止。张磊经常说:疗效才是硬道理,疗效是中医的生命力。病人是最好的宣传员,凌晨排队挂号、电话预约挂号始终是“一号难求”。
长期的教学、医疗、研究实践,不懈的厚德博学、承古拓新,张磊以卓越的中医成就收获了一系列荣誉和嘉奖。从教研室主任到教务处长,从卫生厅副厅长到全国党代会代表,从河南中医学会会长到河南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从国家级名老中医到首届全国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从全省老干部先进个人到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指导老师,从河南优秀医师奖到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二等奖等,张磊老师用他的孜孜追求、用他的杰出成就书写了名医名家的人生。
大医情怀
做医生不易,成大医则难之又难。古今之成大医者,必当有大医情怀。但凡接触过张磊的人,都会为他广博的大医情怀所感佩!张磊一切为病人着想,常常告诫他的学子们,怀大慈恻隐之心,修患者至上之德。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之名篇佳句,更要求尊为座右铭。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我农村老家的亲戚经常来找张磊看病,不管在门诊还是在家中,他都会热情接待、认真检查,亲戚们每次都满意而回。他对所有病人都是如此,不分贵贱贫富、远近亲疏,一视同仁。
上世纪80年代,为了传承中医,他向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和河南中医学院力倡在大学生中开办仲景学术思想传承班,亲任指导老师,该班2009年在河南中医学院数千名大学生中海选开办,首批40名学生2014年毕业,考研上线率达到92%以上,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和人文素养在全校多次活动中很好展现。相继创办的平乐正骨传承班和中药传承班也得到了学生、家长、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好评。
张磊甘于清贫、乐于淡泊。很多时候出席重要会议穿的还是30年前的中山装。同样在张磊家中,你还会为满屋的书香、满案的书稿、满墙的字画和墙上挂的二胡所震撼。张磊生活简朴,从不浪费奢侈。但在汶川地震、非典肆虐、学生困难、患者困顿之时,他会毫不犹豫,伸出援手,赈灾济贫,扶困救厄。
大家风范
中医是张磊的最爱。他说,人生之路千万条,条条道路通成功。当你选择了中医,你就应该义无反顾,坚忍不拔,坚持不懈。
读书是张磊每天的必修内容。他常说,我是一个杂家,是一个凡人,每一本好书都会给我力量和智慧,给我感悟和创新。他嗜书如命,博览群书。张磊在他的《夜读》诗中写道:“学浅常愁技不精,凝神攻读又三更。书中要语多圈点,夜静灯明心益明。”他经常受邀给全校学生讲座,讲的最多的就是劝大家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他的临证思辨六要、临床治疗八法及“动、和、平”学术思想,无不闪耀着中医理论与百家融通的创新思维。
对于自己的学术总结和传承,张磊主张学风必须端正、态度必须严谨,他坚持带徒带教,每次出诊,学生最多的诊室肯定是他的诊室。对学生学习要求严格,生活关怀备至,既教书,又育人,既传道,又修身。他所培养的学生基本功扎实、综合素质高,一批又一批走向全国各地,深受好评,不少已经成为一方名医、单位骨干和行业高手。
张磊还爱好书法、诗歌和二胡等。他创作了《医余诗声》诗歌集。在学校迎新年晚会上,张磊的二胡独奏《二泉映月》赢得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
85岁的张磊,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老骥伏枥、壮心不已,每天应诊,勤耕不辍。我深深为老人祝福,并向他致敬!
上一篇:今日春分
下一篇:名医施今墨 辨证施治治分九法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