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从“夏”到“冬”抓牢“中医”根本
长江中游、汉水之滨,国之中部九省通衢、省内中心日新月异;随着“武汉,每天不一样”的脚步,坐落于汉口江边的武汉市中医医院,也迎来了自己的蜕变。以名院、名科、名医、名术、名药“五名工程”建设为重点,有层次分阶段、点线面相结合,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医院的综合竞争力,医院先后荣获了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首届中医药科技推广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单位、湖北省三级优秀中医医院、湖北省知名中医医院等荣誉称号。
抓牢“中医”根本
年门诊量百万余人次、住院人数连年翻番,知名中医“一号难求”,冬病夏治、冬季调补备受热捧……
近年来,中医药受到多方重视,给力发展。武汉市中医医院顺势而为,牢牢抓住“中医”根本,坚信中医特色不仅不是负担,反而是立院之本,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努力打好中医药基础牌,使传统中医的各项诊疗技术得以充分施展:中草药、针灸、火罐、熏洗等近一百种中医药技术用于治疗疾病,疗效显著;章真如诊疗技术、彭银亭中药炮制技术、林氏中医疮疡疾病诊疗法、张介安中医儿科诊疗技术入选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细化中医分科 强化科研力量
急诊、内、外、妇、儿、针灸、脑病、骨伤、皮肤、推拿、肛肠、肿瘤、眼科、耳鼻喉科等40多个临床、医技科室;2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骨伤科、风湿病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药药剂学、推拿学,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急诊科、脑病科、脾胃病科、预防保健科等国家级重点专学科集群,从临床疗效到中医科研,武汉市中医医院弘扬中医传统之长,吸收西医现代之优,在改革中前行,在探索中奋进。
骨伤科设立四个专科病区,并设有创伤骨科ICU病房,总床位200余张。科室对股骨头坏死、骨关节病等疾病的诊疗采用独到的方法,吸引了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患者,成为中南地区中医骨科基地。
风湿病科是国家重点专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年门诊量近7万人次,年住院1600余人次,独创“隔物温和灸”疗法,研发出“痹痛定”“多藤汤”等一系列胶囊、汤剂,在类风湿关节炎的诊疗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推拿科作为湖北省首个推拿专科门诊,已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科室特色汉派经穴推拿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膝骨关节炎、肩周炎等疾病的治疗具有独特疗效。
脑病科运用针灸等中医特色诊疗方法,治疗脑梗死、出血性中风等疾病具有独特优势。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受聘成为医院特约专家,亲自指导临床和科研,成立了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武汉分中心,脑病科临床水平和学术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急诊科被确定为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基地,科室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院前、院内急救体系,可运用多种中医技术抢救危急重症病人,使中医急救得到继承和发展。
与此同时,医院肝胆脾胃病科、心内科、外科疮疡科(瘰疬病)等以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法,在患者心目中享有盛誉。在临床专科发展之余,市中医院先于国内同行开始科研探索,为传统中医药的科学性寻找实验依据。医院建成骨生物学实验室和中药制剂实验室,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近年来,医院加大实验室设备、仪器等投入,全力提高中医药的科研水平。
为人才成长和技术创新提供沃土
人才队伍建设是学科发展的源泉,是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医院不断改善高层次人才成长环境,不断激励临床骨干创新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着力营造专家辈出、人才争辉的发展环境。中医大师名师辈出,涌现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徐升阳、徐宜厚、叶世登等一批知名中医专家,湖北省中医大师2名、中医名师8名,武汉市中医大师2名、中医名师10名,武汉中青年中医名师6名,硕博研究生导师49名。更有一批新业务新技术不断服务于临床,2015年共申报33项新业务新技术项目,为患者提供了更优质、更先进的治疗手段,也使得非药物治疗方式逐步多元化。
医得疗效 药很关键
上一篇:春季饮食六原则 你吃对了吗?
下一篇:老人长寿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