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长寿
心情多愉悦 老年人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绪、开阔的心胸、平和的心态,遇事不急不躁,淡然处之,切莫耿耿于怀,要学会宽容。心理学家发现,与人为善者能够长寿,因为心境宽宏大量,乐于助人的人,其心理免疫与抗病能力也会发挥出神奇的作用。
友情多广泛 一个人最怕的是孤独,孤独是老年人之大忌。与其在家“守老营”不如走出家门,广交朋友,尤其善交一些忘年朋友,与他们经常聚聚,或搞一些力所能及的文体活动;或品茗对弈;或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去领受山光水色的恩泽;或与忘年朋友交流思想,倾吐心声,汲取青春活力,使老年生活兴味盎然。
爱情多甜蜜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夫妻敬爱多长寿。”老夫老妻在一块,没事可以相互聊聊,相互安慰劝解,互相体贴,使爱情更加巩固与升华。即使是丧偶老人,也要争取或创造条件重新找个“老来伴”,重组一个家。 (德 冠)
人类平均预期寿命在全球范围内以每年约3个月的幅度在增长,主要得益于对抗过早死亡方面取得的进展。然而,人类的最长寿命却一直没有明显的进步,人类或许已经达到了某种最长寿命的极限。这或许是因为,人类繁衍的自然选择过程,没有特别保存能让人活到150岁的基因。
老年学研究组织的数据显示,人类寿命世界纪录是由法国的雅娜·卡尔芒创下的:122岁零164天。从出生证明来看,20世纪最长寿命12年的增长幅度只不过是同期平均寿命增幅(36年)的1/3。
由于生活方式越来越健康,活到高龄的人越来越多。但这与人类寿命存在某种期限并不矛盾。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人体随年龄增大而衰老本身并不是由基因决定的,但延缓衰老的修复机制却是由基因决定的。
换句话说,活到90岁或100岁者的人数或许没有上限,但让一大批人活到120岁以上或许永远都不可能实现,而没有遗传工程的帮助,人很难活到150岁,即便君主也做不到。
田常氏今年104岁,1910年出生在河北的一个小村里,后随丈夫带着大女儿和婆婆一起来到哈尔滨生活。
“我母亲的脾气可真是一般人学不来的,一辈子没和谁生过气。”田常氏的小女儿田宝君说,老人的好脾气在街坊邻居间都已经传开了。“现在我妈在家呆着,也经常会有老邻居来串门,和我妈唠嗑,虽然我听不清她们在说什么,但是在厨房就能听见她们‘哈哈’乐的声音。”
一周两顿红烧肉 吃了二十多年
“你别看我妈没剩几颗牙,但还最爱吃红烧肉呢,尤其是肥肉和肉皮。”田宝君说,自打她们一家子从平房搬到了楼上,老人就隔三差五地让她做红烧肉,从1990年开始,基本上一周必须两顿红烧肉,一直到现在二十多年了。“有一次家里的肉没剩多少了,我就寻思在肉里放些土豆。肉刚端上来,我妈就把肉全挑吃了,剩下的都是土豆。老太太发话了‘我不吃土豆’。”从那以后她做红烧肉再也不敢放土豆了。
老人眼神好 能做针线活
田常氏做针线活儿也是一把好手。“我这都是第二次求田大娘帮我给孩子做小被子了。你就说穿针这事儿吧,我半天都穿不上,人家老太太一穿一个准。”前来找田常氏给自己小孙子做被子,讨个吉利的王阿姨说。
“呆着也是呆着,没事缝点东西挺好的,还有意思点。”田常氏笑着说。
下一篇:学习邓小平的长寿方法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