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膏方巧进补,来年开春能打虎

常言道:“冬季膏方巧进补,来年开春能打虎。”冬令进补已经成为人们不可错过的一次养生大典,其中最常用、最时髦的莫过于食用膏方了。膏方就是把多种中药混合在一起,反复煎煮,反复浓缩,最后“滴水成珠”收膏而成的制剂。时下,开方、熬膏、制膏、卖膏者众多,但真正的好膏是如何炼成的,需要经历多少道工序,可能很多人并不知晓。

好膏是怎样炼成的?

膏方进补由来已久,许多中医药典籍中,都有膏方制作的介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琼玉膏,将鲜生地汁、人参末、茯苓末和白蜜以一定比例调和,砂锅水蒸煮三日,放冷一夜,再蒸煮一日得膏。《千金翼方》记载地黄膏是将鲜地黄捣汁去渣、微火煎煮,直到体积浓缩到一半,加入白蜜和枣汁成膏。如今的膏方制作总体上继承了古老的煎膏工艺,只是流程更为规范。

一剂膏方的制作是非常复杂的,中医介绍,膏方制作要经过审方、调配、复核、浸泡、煎煮、沉淀、浓缩、收膏、装罐冷却九道工序,而一罐膏方的食用时间可能长达1个月,所以必须层层把关,才能保证制作出精良的膏方。

审方、调配、复核:首先需要具有丰富经验的中医医师开方,药房工作人员核对编号、姓名、年龄等基本信息才开始抓取药材,同时由具有几十年从业经验的老药工把握中医药材的质量,并进行复核。一般膏方的处方用药大约在20—30味左右。确定无误后,便可以开始制作了。

浸泡:先将配齐的药料检查一遍,把人参、冬虫夏草等比较贵重的药材挑选出来小心存放。然后把药物放置在容器内,加20-30℃的水浸泡药料3个小时左右,令其充分吸收膨胀。之所以贵重的药材需要存放,是避免其与别的药材在混合过程中影响了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