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家父子何许人 父子同心创术式
柳家父子何许人
柳家父子是指山东的柳吉忱教授和柳少逸教授,二人都是山东省名中医,均在综合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内、外、妇、儿各科,均有所成。他们虽非专职推拿一科,然从未视推拿术为“小道”,而力求传承之,拓展之,弘扬之。究其原因,父子俩一致认为,传承“医之为道,所以续斯人之命,而与天地生生之德不可一朝泯也”之谓也。
柳吉忱(1909~1995年),受业于晚清贡生李兰逊先生,尽得其传,后毕业于天津于稼谦、上海恽铁樵国医班。1941年参加抗日工作,以教师、医师身份为掩护从事地下革命活动。1949年后曾任栖霞县立医院院长;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历任山东中医学会理事,烟台市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诊务之暇,勤于笔耕,著述颇丰。在平生的教子课徒中,始终将清代早期医家熊应雄的《小儿推拿广意》作为必授之课。要求凡业医者,不但要精通药物疗法,更要精通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并以明代名医龚廷贤为例告云:“古之精于针灸、推拿术者,亦均是方药应用之大家。”
柳吉枕之子柳少逸是世医牟永昌之高徒,1969年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曾先后在栖霞县人民医院、莱阳中心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现任莱阳复健医院顾问。他穷于医理探索,精于医疗实践,倡导太极辨证思维,提出了中国象数医学理论以及病机四论体系;他创办民办教育和民营医院,积极培养学术继承人,先后出版一系列具有极高学术价值的中医专业著作和论文,与张奇文教授编著的《名老中医之路续编》多次获得大奖;其多项发明专利得到推广和转化。同时,在父亲的引导下,他以践行“知方药、知针灸、知推拿”之庭训,传承其父、其师学术特点,将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融内治、外治法于一炉,为振兴中医药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柳氏广意派来源
推拿,古称“按摩”,是根据病情需要,在病人特别是小儿身上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运用不同手法,驱除疾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鉴于推拿术最大的特点是简便易施,故深受广大群众欢迎,且为众多医家所重。柳吉忱和柳少逸父子也不例外。
在历代众多小儿推拿专著中,柳家父子对熊应雄的《小儿推拿广意》情有独钟。这是因为该书有别于其他学术流派,具有“推拿术”与药物疗法相结合的学术特点。父子二人将该书验诸临床,多收卓效,故习用之。
该书“每以保赤为怀,不为自私付之剞阙,而名《推拿广意》,是欲公之天下后世也。”此乃斯书成书付梓之大要,现存有清道光年间刊本数种。柳吉忱先生之传本,为浙江陈作三先生校正之线装本。
据考证,《小儿推拿广意》约刊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全书共三卷。上卷总论推拿理论及儿科诊断法,着重强调望囟门、面部、虎口、指纹以及神情声音等,对疾病诊断有重要作用。此外,还对按摩手法和按摩取穴方法进行介绍,并附有大量图解予以说明,附有歌诀易于诵记。中卷分论儿科常见病的推拿治疗方法,为指导临床治疗之经纬。下卷选录小儿病内服及外用方180余首。该书实用性强,流传较广。
父子同心创术式
柳吉忱曾提出:“小儿推拿术,不可视为雕虫小技,而应使其从民间疗法的层面提升到学科发展的平台上去。”他躬身力行于传承“广意派推拿术”,并根据中医学脏腑经络理论及经穴的功效主治,组建“摩方”,或将药物外治法施于临床,逐渐形成“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的学术特点。
1950年秋日,柳吉忱先生接诊一位3岁腹痛男孩。家人主诉孩子上午突然腹痛,时而剧痛大哭,伴恶心、呕吐、拒食,已有二日未大便。查患儿面色苍白,下肢蜷缩,腹胀,摸之右腹部升横结肠部有肿块。诊查中,患儿忽大哭,汗出,故诊为肠套叠。治疗应行疏达气机,调理肠腑,通滞启闭之法。先按揉足三里、梁丘,继而推虎口三关,其痛缓后,予以推板门、摩脐中、中脘,分腹阴阳,揉运气冲。行毕患儿安静无哭闹。再予“天枢肠痹摩方”,即按摩天枢、气海、关元、大肠俞、上髎等穴。患儿即有矢气,继而大解。翌日复诊,无续发腹痛,嘱其家人每日摩腹、揉中脘、天枢、捏脊,以防复发。
柳少逸在中医小儿推拿的临床或带教中,均以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术为准绳,对推拿的部位与穴位及手法的作用机理和功效进行探讨,完善了小儿推拿学的理论体系。如考证推运五经、探源小儿指纹三关应用意义、追溯小儿推拿十三大手法的源流及功效等。他还将针灸学、处方学的配伍法引申到小儿推拿学中,形成了“摩方”“灸方”“中药方”交融施治的小儿推拿临床特色。
上一篇:宋清 买入“善药”卖出“善药”
下一篇:子宫肌瘤患者的饮食宜忌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