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荣林教授熟谙医学经典 注重脏腑辨证
高荣林,国医大师路志正首届研究生,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高荣林教授熟谙医学经典,注重脏腑辨证,长于内科疾病及疑难杂病的治疗,特访谈如下。
成长与治学
问:在您的成长过程中,对您影响较大的著作有哪些?
答:对我影响较大的经典著作有《内经》《伤寒论》,沈金鳌的《杂病源流犀烛》,还有尤在泾的《金匮翼》等。
问:在您的成长过程中,对您影响较大的老师有哪些?
答:路志正、董德懋。国医大师路志正是我的研究生导师,他重视脾胃,重视湿邪,我们一起编写了《中医湿病证治学》,对临床实际问题的解决很有意义。董德懋教授重视脾胃,他认为脾贵健通和畅,调脾胃可安五脏,并主张药量宜轻,用药宜精。我临床用药药味少,善于抓疾病的主要矛盾。作为医生,要考虑病人的经济能力和脾胃承受能力。
问:从您的成长历程来讲,您认为怎样才能学好中医?中医的优势在哪里?
答:我研究生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最早是在内科教研室工作,1984年由内科教研室调到内三(心肺科)工作,1988年当内科主任。到了1996年内科分科,我分到呼吸科工作,1999年到疑难病科,2004年到名老中医研究室。在这个历程中,我在内科、疑难病科都工作过,重症、大内科都干过。我认为要根据病人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思路要宽,不要受西医固有观点束缚。中西医结合目前难在理论创新,思路较窄,办法较单一。拿肿瘤来讲,西医针对病的改变,中医优势在于针对人的整体。
理论与临床
问:您是怎么认识路志正教授调理脾胃治胸痹的观点?
答:我的师弟李连成跟路志正教授学习,毕业时写了《路志正调理脾胃治疗冠心病》的文章,后来我们根据路志正教授的想法报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课题,进行了经验整理、临床验证。路志正教授曾治疗一位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该患者每次吃饭时,心绞痛则发作,西医治疗无效,路志正教授用香砂六君子汤合丹参饮治疗,效果很好。当时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多用活血化瘀、益气养阴法,调理脾胃是否可以?路志正教授理论结合临床经验,提出调理脾胃治疗冠心病五法,即健脾益气、温中、补益心脾、健脾化痰、化湿。在这五法中,益气、化痰、补益法常用,我们搞了临床方案进行临床观察,设有对照,疗效观察较好。后来在国家973项目课题中对路志正教授调理脾胃治胸痹做了进一步研究。
问:您个人临床治疗胸痹常用何法?
答:我临床治疗胸痹常用健脾化痰、化湿法,疗效不错。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生化不足则心血不足,生化健旺则心血充足,脾气健运则气血通畅。心与脾胃,经络上有联系。对于脾气虚证,主要表现为疲乏、心慌、气短、食少、纳呆、腹胀或餐后胸闷、心绞痛发作等症状,常合用丹参饮,我喜用丹参、砂仁。健脾化痰常用小陷胸汤,临床以胸闷为主,舌苔厚腻,脉滑;祛痰湿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肝气不舒,兼挟痰热,用柴胡疏肝散合小陷胸汤。
对于年龄偏大的患者,我认为冠心病的发生多为心气虚、气阴两虚,而瘀血是中间体、次生因素,用药选用黄芪、党参、麦冬、五味子、红景天、丹参、砂仁,或用党参、黄精、黄芪、赤芍、郁金。
问:您临床治疗胸痹用活血化瘀法吗?治疗时会考虑冠心病单支、双支、三支病变吗?
答:我临床也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胸痹,血府逐瘀汤也常用。瘀血明显,表现为舌紫暗、唇青、胸痛厉害时应用。我治疗冠心病辨证不看单支、双支、三支病变,以辨证论治为主。
问:您对于心律失常如何治疗?
答:我治疗心律失常不是以房早、室早等西医病名为区分的。我对于心律失常的治疗首先看是否气虚,心律失常患者气虚证为多,治疗以补心气为先,我用黄芪15~30克配合生脉散加减(党参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有瘀滞加川芎、赤芍、郁金;有瘀血用丹参饮;痰阻用瓜蒌薤白半夏汤;痰热用小陷胸汤。如温阳用桂枝10克,严重者用制附子6克,加养心的药物(酸枣仁、柏子仁),通心活血的药物(郁金、菖蒲),理气的药物(甘松、砂仁、元胡、香附、郁金)。
上一篇:养病包括养心 养体 健体
下一篇:前列腺患病莫盲目禁欲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