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易阴虚 中医滋阴最宜清补
这几天,王小姐总感觉喉咙疼痛、爱发火、神疲乏力。去医院呼吸科看,吃了一个星期的药也不见好。她又找中医看,中医诊断,王小姐是明显的阴虚症状。再一问,原来王小姐是一家生意不错的网店店主,为了抓住“五·一”小长假的购物高峰,从4月中旬到现在,王小姐天天熬夜工作。
老中医说,问题就出在熬夜上!夜可熬,但不可夜夜熬,无规律的熬夜要比有规律的熬夜危害更大。现在正值春夏交替,人体极易耗伤阴液,从而出现心烦汗出、口渴多饮、尿频便干、头晕脑涨、口舌生疮、皮肤发疹等症状,同时夏又主“心”,心火旺容易造成“肺虚肾亏”。加上现代人吃得都比较好,营养过剩,却往往缺少运动,如此一来,最易伤阴。如果再天天熬夜,身体状况更是雪上加霜。
一般来说,如果经常感到手、脚心发热,脸上冒火,面颊潮红或偏红,耐受不了夏天的暑热,就是阴虚的症状。这些人往往眼睛干涩、口干咽燥、皮肤干燥、性情急躁、头重脚轻、舌质偏红、舌苔偏少。如果出现这样的症状,就是身体发出警告了,如果不加以及时调整,很容易患上咳嗽、干燥综合征、甲亢等。
这类人群应该多吃滋阴清补的食物,不要再熬夜,及时补充水分。说起清补,其实很有讲究。照中医的说法,春夏养生应该先把体内毒素清除后再扶正固本滋阴补气。春夏进补首先是要清补不要滋补,如果用滋腻温热的补益中药反而会“火上浇油”,适得其反,所以最好选择具有益气养阴生津的补品。比较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服用一些“滋阴清补”的药食,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铁皮枫斗。
中医养生里有个说法“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因此,中医认为,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可以吃些铁皮枫斗。铁皮枫斗有滋阴圣药之称,它的主要功能是滋阴清热,养胃生津,《神农本草经》称其为“性味甘寒,入胃、肾、肺经,补肺、胃、肾养精,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益精,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
下一篇:养生之道“以病为师”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