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名老中医孟如教授受云南省中医局邀请

    戏剧性的中学时代

 

    “中医非我所愿。”孟如说道,“我从来就没有想到我会成为一名中医。”

 

    孟如中学时代就读于华美女中,这是一所美国人办的教会学校。而当时弹得一手好钢琴的孟如却在一次意外中显现出了非凡的体育天赋。“那是在一次假期联谊中,有一次我看到其他学校的男生欺负我们女校的女生,我很生气,非要追上去打抱不平,恰好就被一名体育老师看到了一个跑步比男生还快的女生,于是就把我戏称为‘飞毛腿’,我当时还很生气,老师怎么能乱起绰号呢。”孟如哈哈大笑,“后来这个老师就让我代表学校去参加运动会,但那个时候我连起跑都不会,每次都被发令枪吓得比别人慢半拍,结果我还在区运动会上跑了个第一名,后来又让我去参加市里面的运动会,又拿了个第一名。”正在被上报到省运动会的时候,孟如的母亲,一位毕业于南京金陵女中的开明女性进行了干预,她的理由是运动员这个职业并不是要个安稳的工作,只能吃青春饭,老无所养。孟如微笑着说道:“于是妈妈就要求我跑慢点,不然又是第一名就会被分配到体委当运动员,固执的我还不情愿,母亲就笑话我说你不就是稀奇那个第一名的笔记本嘛,到街上你要哪本我给你买哪本,当然最后我还是听从了母亲的劝告,以后跑步就消极对待,再也没有跑前三名了。”

 

    到考大学的时候,孟如的母亲再次进行了干预,要求孟如学医,而且是西医,理由就是医生这个职业无论多大年纪,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会被需要。“我妈妈在教育子女方面很有一套,我一向都很听她的话,但后来我怎么去学了中医呢,这里有一个美丽的误会。”孟如娓娓道来:“当时我的同桌是个‘药罐子’,因为家里非常相信中医,所以天天都在吃中药,有一天我发现她的中药里有红枣、桂圆,常常偷偷拣出来吃了,这下可把我同桌急坏了,毕竟一服中药少了任何一味药都不行。好笑的是我还告诉人家不就是怕苦嘛,加点糖代替一下嘛。”

 

    “而恰恰是这一位中医的忠实拥趸,在填志愿的时候没有发现这一年也就是1956年,周总理特批成立了四所中医学院,这是中医学院首次出现在高考志愿中,所以我那位粗心的同桌就没看见。当然她是非常的懊恼,就请求我报中医学院,为了安慰她我就报了,只不过是最后一个志愿,但我万万没想到这一年只要是报了中医学院的都会被优先录取,就这样我走上了中医这条道路。”

 

    “孟金匮”的育才之道

 

    “大学毕业后要分配工作了,我心想只要不是行政和教学,就算是地州县我都愿意去,因为在学校理论学习了那么长时间,我需要大量的临床实践来验证所学的理论,从而掌握并运用它们。最后组织把我分配到了省中医院内科病房工作,因为在病房可以系统的观察某一种疾病发生、发展到治愈的全过程,这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宝贵机会,可惜短短的一年后我就离开了省中医院。”

 

    “如果不让我去搞教学工作,不给我加行政职务,也不要给我那么多社会工作,就让我专心的临床,我想我会成为一个很棒很棒的中医。”身为名老中医的孟教授似乎还有很多缺憾。

 

    离开医院后孟如来到了云南中医学院任教,她迅速调整了心态,转变工作方向,全身心扑到了教育事业上,先后任“内经金匮”及“中医内科学”教研室主任,中医系主任,成为教学管理能手并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成绩。“一年的临床为我的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因为我课上得好,学生都很喜欢我,结果有一年选

 

    举区人大代表时学生们就都投我的票。”孟如谈道,“后来当了系主任,工作起来真是废寝忘食,教研室、教学计划、教学备课这些都得管。为了深入了解一线的教学工作,我必须听全系每一位老师讲课。比如有一门课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反映到我这儿,那么我就亲自去听课,告诉这位老师讲课中存在哪些问题,教学时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把教学大纲中的内容教给学生,然后再让他单独给我讲课,一边听一边鼓励他,告诉他已经有进步了,反复几次下来学生就不再排斥他了。也就是说平时不但要教学生,还得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