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甲骨文中的医学史料

甲骨文是我国商朝后半期王室利用龟甲、兽骨进行占卦时刻写的卜辞和少量记事文字,它是研究我国古代文字和古代史,特别是研究商代史最重要的直接史料。甲骨文一经发现,即引起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探讨和研究的兴趣,现在已成为国际上最为活跃的学科之一。

中医学作为我国中华文化瑰宝的一枝奇葩,在甲骨文中也有较为全面的记载。自1944年胡厚宜先生在《甲骨文商史论丛》中发表“殷人疾病考”后,甲骨文中的医学史料逐渐为学术界所了解,并在研究、探讨甲骨文中的医学史料和医学思想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甲骨文医学。

甲骨文中的医学史料非常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殷墟卜辞记载内、外、妇、儿、眼、耳、鼻、喉、传染病和预防保健等近50种,有关卜辞达1万多条。兹将其中有关妇女围产期保健和优生、优育的卜辞作一汇集,以探索我国早期妇女围产期保健和优生优育的思想。

殷商时期对生殖方面的认识

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商王朝已逐步意识到人类生殖对于民族繁衍、国家强盛、王国传承的重要性。李良松同志曾统计过,在《甲骨文合集》记载的4万多片甲骨中,有关生殖方面的卜辞如求生、受生、有孕、有子、娩、毓等,就达857片,是同书中医学卜辞的2.5倍。这类卜辞的大量出现,充分说明子嗣问题已是商王朝心目中的一件大事。

辛卯,贞其求生于妣庚、妣丙。(出自《小屯南地甲片》,编号750。)

释文:辛卯,贞其求生于妣庚、妣丙。

注:求生,即求子之义。妣庚,示壬之配。妣丙,大乙之配。

卜辞大意:辛卯日占卜,商王向妣庚、妣丙两位先妣“求生”,希望能得到她们的庇佑,以生育可继承王位或繁衍后代子孙。

丁酉卜, 宾,贞,帚好有受生。(出自《甲骨文合集》,编号13925。)

释文:丁酉卜,宾,贞,妇好有受生。

注:宾,贞人名(占卜者)。妇好,武丁妻。受生,怀孕有子。

卜辞大意:丁酉日占卜,贞人宾说:妇好受孕有子了。

?亥卜,师贞,王曰:有孕,妿。扶曰:妿。(出自《甲骨文合集》,编号21071。)

释文:?亥卜,师贞,王曰:有孕,妿。扶曰:妿。

注:师,贞人名。妿,指男孩。扶,贞人名。

卜辞大意:某亥日占卜,贞人师告诉商王,王妃怀孕了。商王问:是男孩吧。在场的另一贞人扶说:是男孩。

癸未卜,壳,帚好有子。(出自《甲骨文合集》,编号13928。)

释文:癸未卜,殼,妇好有子。

注:殼,贞人名。有子,怀孕了。

卜辞大意:癸未日,贞人壳占卜:妇好怀孕有子了。

丁酉卜,宾贞,帚好有受生。王占曰:吉,其有受生。(出自《甲骨文合集》,编号94。)

释文:丁酉卜,宾贞,妇好有受生。王占曰:吉,其有受生。

卜辞大意:丁酉日占卜,贞人宾问卦,问妇好受生怀孕么?商王看了卜兆后说:吉利。一定是受生怀孕。

从这些卜辞中,在排除其他疾病征兆后,确认妇好有受生,所以,商王高兴地说:有孩子了。这明显反映出商王的求嗣心切。

殷商时期对妇女围产期保健的重视

围产医学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就是从妊娠确诊起,对孕妇和胎儿进行监护、预防和治疗的科学。对降低胎儿、婴儿死亡率,保证母婴健康,提高子代素质,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围产期保健思想,在殷商卜辞中早有记录。

丙申卜,壳,贞,帚好孕,弗致囚(咎)(出自《甲骨文合集》,编号10136。)

释文:丙申卜,殼,贞,妇好孕,弗致囚(咎)。

注:囚,彭邦炯同志释为囚,假为咎。谓囚与咎古可通假。咎、灾也,病也。这里是说,由于怀孕导致其病害。

卜辞大意:丙申这一天,命贞人殻为妇好祝福,愿她在怀孕期间,母子平安,不要发生疾病等意外。

汝,师,归老。(出自《甲骨文合集》,编号22324。)

释文:肗,师,归老。

注:肗,《玉篇》《广韵》均音汝,在此为人名。彭邦炯谓:“卜辞这里之肗为妇称。”师,《礼记·文王世子》曰:“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有师范、指导之义。归老,“归”在古文献中与“馈”通,有委任之义。“老”指年长者。

卜辞大意:为了孕妇肗的孕期安全,商王特命侍从选择对生育保健等方面有一定经验的老者,以负责肗在怀孕期间的胎教和生育指导。

令喙宅正,叀延宅正。(出自《甲骨文合集》,编号22324。)

释文:令喙宅正,叀延宅正。

注:“喙”,在此为人名。“宅”,居处。正,在此读为“征”,有整理、收拾之义。“延”,有延后、等待之义。

卜辞大意:商王嘱贞人喙,及早将孕妇的居室安排好,整理好,以备孕妇居住清静,身心愉快,安全待产。

三帚宅,新寢宅。(出自《甲骨文合集》,编号24951。)

释文:三妇宅,新妇宅。

今二月,宅东寝。(出自《甲骨文合集》,编号13569。)

注:“寢”,躺着休息。“宅”,居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