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让中医医疗保健共腾飞
“患者可通过大屏、手机APP、手机短信查看煎药进度,接收取药提示信息。”“医生、护士可以通过视图即时了解所有关于某个病人的病历、诊断、护理、检查检验结果、医嘱等临床信息。”“针刺穴位名称、时长、针刺手法等内容将一目了然地显示在主体界面中,为治疗师提供相应的临床路径参考。”
在第二届中医药信息大会上,获中医医院信息化项目创新应用成果奖的几位获奖代表分享他们的创新应用成果。为鼓励积极创新,展示应用成果,示范引领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组织了本次评奖,13家单位的项目获奖。各地中医医院信息化项目中突出的创新意识、中医特色与实际应用效果,引起与会人员的强烈共鸣。
把医疗服务带回家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的中医闭环护理模式是获奖项目之一。西苑医院的移动护理工作站中储存着庞大的护理问题及相应施护方法的模板库,其数据依照《中医护理诊断手册》与《33个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试行)》建立,与西医护理程序截然不同。比如,输入“疼痛”这一护理问题,系统会自动跳出“血瘀性疼痛”“气滞性疼痛”“虚寒性疼痛”三个选项供护士识别。点击其中某个选项,就可以看到相应的护理措施。“我们医院的护士超过一半毕业于西医院校,准确地辨证施护存在困难。”西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李静说,“有了模板库的提示,护士不用再费力思考,生成的各种单据也更加标准化。”这一护理模式被冠以“闭环”二字,主要是因为护理的延续性——护士每周都会对患者的护理状况进行评价并记录在案,患者出院时,没有得到解决的护理问题会自动转移到护理调护单上,患者可遵循调护单上的措施在家中自主施行护理。
无独有偶,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的获奖项目全平台中医治未病信息服务系统同样属于院后服务。进入房山中医医院的微信公众号,在“就医服务”选项中点击“治未病”,回答9组67道问题,系统会根据国医大师王琦的中医体质学说自动辨识用户体质,提供健康指导。房山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主任赵铁葆向记者介绍,用户的每次测试结果都将被详细保存并形成波形图,方便查询体质数据的长期变化。
信息化促进中医健康管理
在中医医院信息化项目创新应用奖颁奖仪式进行的同时,第二届中医药信息大会的另一个分论坛上,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健康管理与促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郭学志正在发表主题演讲,演讲的内容是互联网+时代的中医健康管理。他讲到,按有关规定,我国二级以上中医院必须设立治未病科,对亚健康人群采取中医疗法干预。然而,调研结果显示,仅有不到20%的治未病科能真正满足国家“未病先防、瘥后防复”的功能定位。21nx.com大部分治未病科在“医院-医生-病人”模式下开展工作,无法与健康人形成互动,实际上有悖中医养生理念以及国家设立治未病科的初衷。对此,房山区中医医院院长徐希胜也深有体会。他有些无奈地表示,治未病科希望做出特色,也不乏想法,但最大的阻力在于病人不认可,不接受。拿治未病信息服务系统来说,业内人士评价很高,却一直叫好不叫座。
有鉴于此,健康管理与促进专业委员会找到恩福健康科技中心,着手打造中医健康管理云平台,借助大数据和云技术,建立可供全国治未病科使用的共享平台。中医健康管理云平台旨在打通医院和大众的联系,全面采集用户的健康信息,分析用户的健康趋势。用户可随时就健康困惑咨询医生,医生的健康指导也能及时传达。同时,云平台存储的海量健康信息将为科研工作提供极大便利。据恩福健康科技中心技术总监于立兴透露,经过一年多的研发,中医健康管理云平台目前已进入内测阶段,将在10月左右正式投入使用。
发挥企业带动作用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黄安鹏长期关注健康信息工程,他认为目前我国的健康服务信息化建设从整体上看尚处于早期阶段,与西医相比,中医更显薄弱。然而,中医药是发展完善中国特殊全民智慧健康服务的基石,中医产业链条的深度整合正在发生,产业生态重构与变革的时代已经来临。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上一篇:射精力量弱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运动治便秘五点注意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