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记忆太溪穴 简易养生
上了年纪后,很多老年朋友会出现记忆力下降的现象,给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便,长期下去还容易引起老年痴呆;经常揉按脚踝处的太溪穴,能起到补肾养脑的作用,长期坚持可增强记忆力。中医认为,脑是精、气、神汇注之府,脑以精气为体,神明为用,思索、记忆等功能都依赖于肾中精气的濡养作用。老年人记忆力下降是因其年纪大了以后,肾中精气逐渐亏虚,精亏髓减,不能上荣于脑而引起的。
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原穴,也是肾脏的元气聚集的地方,具有滋肾阴、补肾气、壮肾阳的作用,临床常用来治疗老年人由于肾气不足引起的失眠、健忘。太溪穴位于足内侧,脚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双脚对称各一处,揉按时坐在沙发上,面前放一矮凳,将双脚放在矮凳上揉按,可防止老年人由于低头弯腰引起的不适。两手分别握住同侧的脚踝,大拇指按在穴位处,其余四指作支撑发力揉按,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好,每次15分钟。
1、梳头:
各式梳子或手指均可,每日梳数十至百下,具有按摩头皮、醒脑开窍的功效,对视力、听力也很有帮助。
2、鸣鼓:
以手掌紧压住双耳数秒,然后迅速脱离,此法可振动耳膜,减缓耳窝退化;闲时也可常按摩耳朵,不论揉、挑、弹各种手法均可,可立即改善头痛、晕车等诸多不适;体质虚弱者常按摩耳朵,还可防止感冒。
3、揉眼:
自寻手部柔软的部位,揉按眼睛、眼眶四周,促进眼周血液循环,可明目、醒脑,还兼具美容作用。
4、捏鼻:
常以两手食指摩擦鼻翼两旁的迎香穴,或在鼻上搓捏,可促进嗅觉灵敏,减少鼻过敏或呼吸道感染机会。
5、叩齿:
齿对齿轻叩,或牙齿空咬,可防止牙龈退化、牙周病等口腔问题;此法还可促进脸颊肌肉活动,使脸颊丰润,防止双颊下垂。
6、吞津:
闭口做漱口状数回,然后吞下口水。人的唾液未接触空气氧化时,并不会发生异味,反而有股香甜滋味。唾液中含有许多消化酵素与营养成分,常吞津有助消化功能。
7、转颈、耸肩:
肩颈部有脊椎及许多通往头部的重要血管,常转动颈部,耸耸肩膀,帮助肌肉活络,年老时发生脑血管疾病的机率会大幅降低。
8、干擦:
用手掌或干毛巾在脸部抹擦数回,胳膊等裸露处也可以用此法抹擦,有助皮表循环,皮肤润泽。
9、拍肩:
左手自然上甩拍右肩,右手拍左肩交替,也可用手掌自然交替拍腿。
10、转腰:
右手顺弯腰之势向左脚尖伸展,起身,换左手向右脚尖伸展,轮替数回。
11、握拳:
双手紧握后放松,反复数回,直立或坐姿时均可进行。
12、踩脚尖:
右脚跟踩左脚尖,左脚跟踩右脚尖,交替数回。
上一篇:湖南最高龄老人迎117岁生日
下一篇:预防心脏瓣膜钙化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