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大学必须有大师 中医药成果科技奖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血液病研究所日前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成立,并在河北省廊坊市中医医院设立分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王志勇出席成立大会。
双方将以北京市中西医结合血液病研究所为龙头,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为总部,开展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血液病优势病种临床研究,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解毒抗癌治疗白血病、补肾化瘀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4个研究方向,开展协作研究。
“大学必须有大师。”1月19日,国医大师孙光荣从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手中接过聘书,受聘为该校中医药文化研究院院长。
孙光荣表示,就任后,将联合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及部分人文学科高等院校,开展中医药文化研究、教育、国内跨界融合及国际交流传播等工作,并打造旗舰,推动中医药学术进步和中医药事业发展。
“中医既是文化,又是科学,中医科学复兴,必以中医文化复兴为先。”徐安龙介绍,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院成立于2014年1月,是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第一家中医药文化研究院。目前,该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合署办公,国学院院长张其成兼任该院常务副院长。
(记者陈计智)1月16~17日,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疑难病分会理事会在京召开。会议推选刘成起教授为学会会长,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为顾问,国医大师唐祖宣为名誉会长。
同期举行的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疑难病学术交流会上,内蒙古蒙医医学院教授柳白乙拉等5位民族医药专家分别以《蒙医特色和疑难病的蒙医治疗》《中药鲜药治疗白血病》《以中医理论指导消渴病的防治》等进行专题讲座。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疑难病分会通过各种方法,途径寻找治疗疑难病的文献、资料和疗效突出的临床技术、药物,已初步确定了一批优秀的技术和方药。
近日,甘肃省卫生计生委确定将孙强、王菊先、周翠霞等289名通过2014年全省民间中医资格准入考试,并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这些常年在乡间行医却没有身份的“民间中医”可以持证上岗,并有资格入驻村卫生室或村中医诊所执业。
甘肃省卫生计生委2014年组织开展了全省民间中医资格准入考试。在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推荐、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的基础上,组织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最终有289人通过考试,纳入全省乡村医生管理。这些“民间中医”的执业注册工作由各县(市、区)卫生局负责,其执业证书加盖“一技之长中医”印章,执业注册地点只能为村卫生室或村中医诊所。
1月18日,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扬子江药业集团协办的我国医药卫生行业最高科技奖——中华医学科技奖(2014)颁奖大会在江苏省泰州市举行。此次获奖项目共计85项,其中有4项中医药成果分获二、三等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陈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药学会理事长桑国卫出席。
4项中医药获奖项目分别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开展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证结合防治技术及其转化应用”获二等奖;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岐黄制药有限公司、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开展的“补肾方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生物学机制及新药研发”,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等开展的“基于方证相应的阴虚动风证帕金森病异动症研究与临床应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市中医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开展的“银屑病(白疕)‘从血论治’辨证体系的系统确证研究”等三项成果获三等奖。另外,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参与的“医药卫生科学数据共享网”项目获三等奖。
上一篇:立夏时令野菜逐渐淡出春天的餐桌
下一篇:春天采食香椿“吃春”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