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中医服务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两位“省名中医”日前赴海南省三亚市中医院出诊,为在三亚过冬的东北“候鸟”人群带来熟悉、贴心的中医医疗服务,同时也向海南当地民众介绍“龙江医派”的特色诊疗技术。这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和三亚市中医院开展的医疗、教学、科研全面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对中医药领域“南北合作”的新探索。

 

    近年来,选择“南下”越冬的黑龙江人数量不断增长,现已达到数十万之多。“候鸟”人群成为热门的社会话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于“候鸟经济”、养老服务业、旅游健康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广泛关注。黑龙江省政府提出大力发展候鸟式养老服务业,海南省也致力于积极构建大健康产业链。在国家鼓励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事业中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等优势日益显现,正迎来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和三亚市中医院——分处我国最北与最南的两家单位决定携起手来,探讨深化中医药领域“南北合作”,希望通过开展教学、医疗、科研等方面的合作,使学校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优势与三亚的地域资源优势紧密结合,促进南北方中医医疗技术特色和优势的互补,互惠共赢,推动双方临床医疗科研和人才培养水平的共同提升;同时,希望通过双方携手联动,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健康产业的重要机遇,积极探索旅游健康产业、养老服务业等新兴领域的广阔市场空间,积极为三亚居民和大量的黑龙江赴三亚旅游人口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据了解,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于2014年8月正式与三亚市中医院签署了医疗、教学、科研全方面合作协议,并在三亚市中医院分别设立教学医院和龙江医派传承工作站。随后,三亚市中医院选择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部分应届毕业生到医院进行临床实习,目前,通过院方的考核和双向选择,已有多名毕业生决定留在三亚市中医院工作。医院负责人表示,今后希望通过共建教学医院吸引更多优秀毕业生到医院工作,并希望进一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科研、医疗合作,共同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促进双方临床医疗科研水平和服务能力的共同提升。

 

    此次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李冀、姜德友两位知名临床专家、博士生导师、省名中医,利用寒假时间赴三亚市中医院出诊,在为黑龙江“老乡”们提供高水平的中医医疗服务的同时,也希望向海南当地群众介绍“龙江医派”的特色优势和诊疗水平,同时开展南北方相关疾病的中医治疗理念与方法异同等方面的临床学术交流和研究。

 

    “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控中发挥的作用获得了认可,中医药早期介入传染病防控的机制已初步形成。”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作为参与单位的“我国首次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有效防控及集成创新性研究”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完成人之一,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刘保延说,在国家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下,中医药在防控传染病方面发挥的作用逐步得到认可,这只是个开端,今后还会做更多工作。

 

    项目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完成,采用“举国体制协同创新”组织模式,在诊断试剂、预警预测、重症治疗、疫苗研发等方面取得了八项世界第一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和全球的疫情控制做出了突出贡献。美国《内科学年鉴》发表的麻杏石甘汤与银翘散加减中药汤剂治疗甲流的临床研究论文,被认为是“中医药防控传染病走向世界的里程碑”。

 

    中药治疗甲流效果有了循证依据

 

    2011年8月,《内科学年鉴》发表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牵头的麻杏石甘汤与银翘散加减中药汤剂与达菲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结果证实中药汤剂在缓解甲流发热方面与达菲同样有效。

 

    这一被确证治疗甲流安全有效的中药汤剂正是根据甲流的证候特征,结合前人治疗温病的经验,由传统经方麻杏石甘汤与银翘散加减而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临床基地连同全国4个省的11家临床单位将410例被确诊为轻症甲流的成年患者随机分4组。在规范、严格的现代循证医学研究中,对照组的退热中位时间为26小时,达菲组为20小时,中药组为16小时,达菲加中药组则为15小时。结果提示,中药汤剂可显著加快甲流退烧,其效果与达菲相仿或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