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慢病 金世元三弟子 医院改革与发展
广东省中医院是“慢性肾脏病”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通过中医特色治疗和管理模式改变了众多慢性肾病患者的生命轨迹。基地牵头制订慢性肾衰、尿血病等临床路径24项,主持修订狼疮性肾病、瘾疹2个病种的中医诊疗指南,开发出荞麦包外敷法改善肾性水肿、灌肠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等中医特色疗法,慢性肾脏病院内制剂三芪口服液已完成药效学研究。
增强疗效:中医药展身手
来自湛江的钟女士2006年被检查出患有肾小球肾炎,2008年因肺部感染病情加重,转化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刚开始用西医治疗,效果不稳定,病情恶化后肌酐升到213,我的心情坏透了。”钟女士说,如果病情顺势发展,只能接受透析乃至肾移植。
2009年,她在广东省中医院肾病大科接受中医特色疗法治疗以及食疗。一个月后,肌酐从213降到168,病情得到控制,各项指标出现好转。“像我这种慢性病,不是一朝一日就能治愈的,但我有信心、有毅力战胜病魔!”如今的钟女士精神状态良好。
慢性肾病按照GFR(肾小球滤过率)分为5期,其中1~4期通常以保守治疗为主,病情发展到5期后往往只能依靠透析或者肾移植来延长患者生命。
肾病大科主任刘旭生介绍,运用基地诊疗方案后,慢性肾病4期患者的GFR(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均数±标准差是每年4.5±4.2ml/(min·1.73m2),治疗效果优于ACEI类药物显示的每年6.8ml/(min·1.73m2),显现出有效保护肾功能,延缓慢性肾脏病4期进展方面的独特优势。对于已进入慢性肾病5期而尚未进行透析治疗的患者,长期随访数据显示,在接受基地中医诊疗方案后,从保守治疗到进入首次透析期的时间中位数为21.1个月,优于西医保守治疗的15.5个月。
改善体验:一切为病人
“病人体验”是刘旭生多次提到的关键词。他说,所谓改善体验不仅是提高疗效,还包括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减轻经济负担。
用耳穴按压疗法减轻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睡眠障碍,艾灸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功能障碍,薏苡仁食疗调节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基地探索出多种中医特色疗法改善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实施临床路径以来,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缩短了5.35天,平均住院费用降低了1183元。2010年~2013年,腹透患者的腹膜炎发生率从1次/35.5病人月下降到1次/68病人月,人均月费用由7200元下降到6300元。
该院的慢性肾脏病管理模式,规范了从诊疗、管理到宣教、随访的全部流程,重专业更重“感情”。
有十多年肾病综合征病史的陈先生对此深有感触。在肾病专科门诊看完病后,医生建议他到慢性肾病门诊了解肾病知识。“在那里,医生告诉我日常的营养搭配,说得很详细,医生保持记录、跟踪我的病情,每月还打电话通知我参加讲座,我感到很温暖。”
由广东省中医院提出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健康教育规范》明确了慢性肾脏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形式、内容与评价标准,强调注重病人教育和自我管理。
依靠“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医院已建成中医特色的慢性肾脏病登记与管理系统,并实现电子化信息管理,跟踪管理患者0.19万余例。通过对大量病例进行后期挖掘,能够分析出影响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包括生活方式),为医生制订最优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慢病管理:下一盘大棋
“慢性肾病基地建设是一个点,以点带面催生覆盖所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管理体系。”主管基地建设的副院长卢传坚介绍,慢病门诊已开设包括肺气肿专科、高血压专科等13个专科。在慢病登记与管理系统中,所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的病例都在被跟踪、管理和分析。
基地建设对科研能力的提升效应也扩展到了慢性肾病领域之外。慢性肾病发表SCI收录论文达到17篇,实现零的突破,全院SCI收录论文数也增加了248篇,专利数量增长2.33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由3个增加到10个,重点专科由11个增加到21个。慢性肾病基地建设让每个医生都具有转化医学理念,卢传坚说,“基地二期建设将以重点病种深化研究、优势病种拓展研究等为契机,推动医院整体向研究型医院转型。”
上一篇:饭后跪坐益肠胃
下一篇:心火旺和肝火旺有何区别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