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夜怎样吃
一般来说,我们不提倡吃夜宵,但对需要加班到深夜或上晚夜班的人来说,我们则主张应该适当合理地吃夜宵。这时的夜宵应参照以下原则:
1、时间 如果不是从事体力劳动、且在晚上12时前能结束工作和回家休息的,尽量不要吃夜宵;如果需要吃夜宵,也应该在上床前2小时吃,不要吃完就睡。
2、地点 不管在家里还是单位,都可以自备夜宵食品,应尽量避免外出吃夜宵;即便外出吃,也应该选择那些卫生等各方面条件较好和有夜宵服务的大型餐饮店。
3、食物选择与营养 夜宵食物以清淡、易消化为宜,营养补充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适量蛋白质,尽量少脂肪;食物搭配应有2种以上,如牛奶配以面包,凉面配以果蔬等;可以作夜宵的食物有粥类、面点类、果蔬类、牛奶饮料类、蛋类、瘦肉类及低脂低盐类休闲食品等;尽量不用冷饮、腌制、薰制类食物;应避免酒类、咖啡、茶类等有刺激性与兴奋性的饮料,高脂肪性、浓烈刺激性及重口味性食物等均不适宜。
4、食物用量与烹饪 夜宵通常只能作为一种加餐形式,因此用量只需正餐的1/3或1/4即可;食物的烹饪方法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轴心,应尽量避免油炸、烧烤等烹饪方法。唐大寒
在城市夜生活中,吃夜宵几乎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约上三五好友去大排档或者路边摊去“宵夜”一番,酒足饭饱再回家睡觉。夜晚,城市的街头,空气中总弥漫着辣椒粉、孜然粉、葱姜蒜等混合物的气味,吆喝嬉闹声、玻璃觥筹交集声,无不诉说“夜宵”市场的火爆……
吃夜宵真的很爽,然而,吃过夜宵之后,不少人就爽不起来了。记者在湘雅二医院营养门诊就遇上了一位爱吃夜宵的小伙子。半年前,这位32岁的小伙子患上了肥胖伴有脂肪肝和血脂异常。医生在通过膳食评价后发现,小伙子除饮食结构不合理外,还有一个长期吃夜宵的习惯。医生建议他改掉吃夜宵的习惯,建立起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4个月后,小伙子体重减轻了11公斤,脂肪肝明显改善,血脂基本恢复正常。其实,近些年来类似的年轻患者逐年增多,原因就在于他们总以为包括吃夜宵在内的夜生活是最惬意的,并不知道夜宵与健康也有非常重要的关系。
那么,夜宵到底吃不吃?对于那些重口味的宵夜,又该怎么吃呢?我们特地请湘雅二医院营养科教授唐大寒等营养学专家为大家说说这些问题。
夜宵,是指晚餐以后的进食行为。正常作息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健康人完全没必要吃夜宵;快节奏的现代人特别是城市里的人,紧张工作之余,晚上偶尔出来放松一下是一种舒缓压力、享受生活的不错选择,但是,将吃夜宵作为自己每天活动的必修课,则必然影响健康。
日本医学家粟田英男教授通过长期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常吃夜宵易引发胃癌。胃黏膜是覆盖在胃全部内表面的一层组织,含有不同的分泌腺体,是一个复杂的分泌器官,但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寿命很短,约2-3天就要更新再生一次,而这一再生修复过程一般是在夜间胃肠道休息时进行的。如果经常在夜间进餐,胃肠道在这段时间内也就不能很好地休息和调整,胃黏膜的再生和修复就不能圆满地进行;此外,吃过夜宵再睡眠时,食物较长时间在胃内停留,可促进胃液的大量分泌,对胃黏膜造成长时间的刺激,久而久之,导致黏膜膜糜烂、溃疡,抵抗力减弱。如果食物中含有致癌物质,如油炸、烧烤、煎制等食品,长时间滞留在胃中,更易对胃黏膜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导致胃癌。
然而,经常吃夜宵对人体的伤害远不于此。
首先,吃夜宵导致肥胖。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已由一日三餐的各种食物足量提供;再吃夜宵,特别是吃一些高能量如含脂含糖丰富的食物,如果不能通过增加额外的体力活动使之消耗掉,这些能量就会被用来合成脂肪储存,长期如此便积少成多,使人体重增加最终导致肥胖。不仅如此,由于夜间人体合成激素分泌更为活跃,即便总体热量不增加或增加不多,夜间摄取的热量也很容易被用来合成脂肪而使之肥胖。“马无夜草不肥”这句话也许更能表达这个意思。
其次,吃夜宵影响睡眠。夜间本来是人体内脏器官休整调养或恢复疲劳的时间,进食特别是过量进食或进食一些难以消化的食物如油炸、烧烤,无疑会加重消化道负担。消化道器官的功能也不是孤立的,它的活动会牵涉到其他器官的正常休息,如大脑的活跃可以使人睡眠不安甚至诱发失眠。
上一篇:建立京津冀中医药协作平台
下一篇:明确公立中医院改革目的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