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江苏省中医院院长方祝元
方祝元,男,医学博士,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中医院院长。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资助对象、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
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医疗、教学、科研及医院管理工作,中医理论深厚,临床经验丰富,在中医养生保健理论与实践方面颇有建树。先后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参编多部中医专著,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级、省级、厅局级科研课题。
问: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的根基和灵魂,是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中医药学术创新进步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医院凝聚力量、振奋精神、彰显形象的重要抓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和《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作为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的江苏省中医院,在中医文化建设方面有哪些成功的做法?
方祝元: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是中医药几千年发展进程中积累形成的文化精髓,是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医药中的集中体现。中医医院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是当务之急。近年来,医院通过确立中医文化价值理念,建立中医文化行为规范,实施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建设,将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医疗服务实践的各个方面,努力塑造具有中医医院特色的医院文化。
问:“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既然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您提出江苏省中医院文化核心价值观是“仁人爱院”,具体有什么考量?
方祝元: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最先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主张以推己及人的心态去热爱世间的万事万物,慈悲为怀,心怀天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中医传统医德深受儒家伦理学影响,明代裴一中在《言医》中指出:“医何以仁术称?仁,即天之理、生之源,通物我于无间也。医以活人为心,视人之病,犹己之病。”将医学定位为“仁术”,赋予医学以至仁至善的精神内涵,同时也强化了医生职业的神圣与高尚。此外,将“德性”好的人或医德好的医生称为“仁人”,把“仁”作为评判医生资格及其道德操守的基本标准。如晋代杨泉在《物理论》中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清代喻昌在《医门法律》中认为:“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笃于情,则视人犹己,问其所苦,自无不到之处。”只有“心存仁义之心”的“仁爱之人”,才能将医学真正变成济世活人的“仁术”。要求医生应当始终保持一颗悲天悯人之心,奉行“仁者爱人”的主张,以博爱的情怀、高尚的医德去爱病人、爱中医。
我院积极倡导“仁人爱院”的中医院文化核心价值观,同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我院把“仁人”思想贯穿于医院硬件建设中,突出“天人合一”的院容院貌;将“以病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贯穿于诊疗流程和就医环境中,方便患者就医;将爱病人、爱中医、爱医院的感情融入医务人员言行举止之中,确保医疗技术硬、诊疗水平高,服务能力强、服务态度好,从而达到患者满意、人民群众满意,促进医院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
问:中医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从显相表层来看在于确有疗效;而进一步从隐性深层去探讨,则不难发现其根本原因在于它具有以“科技一人文”双重内涵为核心的完备的理论形态作为其整个学科的支撑点。因而,在现今时代,弘扬中医人文精神,仍是中医学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请问作为中医院院长,您认为应如何在医疗服务中体现中医的“人文性”?
方祝元:传统中医基本上属于人文主导型学科,其中具有丰富的科技内涵与人文内涵。中国科技史的发展表明,正是由于中医具有这种双重内涵的优势,才使得中医在近现代的科技发展中出现了“两个例外”:一是中医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中理论形态与技术形态发育得最为完备的一种学科样式。二是中医是在经历了近代“西学东渐”、西方强势文明对中华古老文明扫荡性冲击以后唯一保存至今的硕果。
上一篇:夏喝小米粥先炒熟
下一篇:刮痧疗法的功效与技巧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