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院应该探索“中医药+”倡导“治未病”理论
•治未病、健康体检成为当今及未来一个时期的朝阳产业。在大力提倡“健康中国”的今天,医疗行业应该深入了解民众对健康的需求,改变传统医疗服务模式,从供给方入手,主动向民众提供他们所需求的医疗服务产品,尤其是中医药行业,更具广阔的前景。
•中医医院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中医药+”,倡导“治未病”理论,生发出健康体检中心、冬令膏方进补、冬病夏治、慢性病管理与健康养生指导等服务产品。
当前,中医药事业正处于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佳境,中医医院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到底继续在西医方面与综合性医院抢占资源、占领地盘、一争高低,还是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拓展“中医药+”,走出一条差异化发展的道路?
笔者认为,中医医院应当扬长避短,发挥“上工治未病”的思想,适应当前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形势,按社会需求提供服务产品。
【启示篇】
近些年,每逢重大节假日,大批国内游客东渡扶桑,大量采购电饭煲、马桶盖、大米、药品等商品。
难道真的是国内没有这些货物、还是国内企业制造不了这些产品?当得知东瀛的马桶盖由浙江杭州下沙某企业生产时,我们就明白了,不是国内的企业没有生产技术和能力,而是我们没有找准自己的市场,没有准确掌握国人的消费需求,简单地认为精细化、高质量的生活用品的市场必定在日本、德国等,并没有想到富裕起来的国人,消费观念已经走向高品质。
从电饭煲到马桶盖,都归属于传统制造业,许多国内制造商,只满足于以量取胜,缺乏对社会需求的调查和分析,认为这些商品制造无利可图。
事实上,世上本无夕阳的产业,而只有夕阳的企业和夕阳的人。当前,我国需要德国和日本式的创新,即提高现有制造业的效率与质量。
其实,精益求精、由量的扩展到质的突围才是中国制造的最后一公里。中国的中产阶层,喜欢价廉物美的商品,但也愿意为新技术和新体验埋单。这一类型消费者的集体涌现,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契机。中国的制造业应该思考国人需求的目标和方向。
医疗行业也正处于这样的阶段,以前是小病扛、大病才就医问药,如今越来越呈现出“无病防”的现象。
治未病、健康体检成为当今及未来一个时期的朝阳产业。在大力提倡“健康中国”的今天,医疗行业应该深入了解民众对健康的需求,改变传统医疗服务模式,从供给方入手,主动向民众提供他们所需求的医疗服务产品,尤其是中医药行业,更具广阔的前景。
【蜕变篇】
传统意义上的医院,特别是上规模的大型公立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存在两个特点。
第一,消极等待患者上门问诊。
许多医院一直沿用着消极等待患者上门就医的思想。大医院的医生习惯于患者上门,每天按规律上班看门诊,抱怨从早到晚总看不完的患者,承担着超负荷的医疗任务,从未担心过会出现“门可罗雀”的状态。医生们根据患者得什么病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几乎没有其他的附加服务。
第二,只服务有病的患者。
有病到医院不仅是民众的观念,也是许多公立医院的观点。医生接待的患者,只关心“病人的病”,而很少关注“有病的人”。即使当前,许多大医院下沉基层,或者上下级医院之间建立“远程会诊”,但仍没有脱离服务有病的人的范畴。
随着医疗卫生制度改革深入开展,医疗竞争日益激励。公立医院从消极地等待患者上门,变为主动寻找医疗资源。组成医疗团队进行义诊、筛查发现病人,通过技术、服务吸引患者到医院开展诊疗活动。
同时,民众、政府对预防医疗不断重视,在逐步建立完善疾病预防体系,促使医疗机构不断转变经营理念、拓展医疗市场,在供给侧改革上寻找新的服务领域,推出新的服务产品。
【出路篇】
中医医院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中医药+”,倡导“治未病”理论,生发出健康体检中心、冬令膏方进补、冬病夏治、慢性病管理与健康养生指导等服务产品。笔者就中医医院应用“治未病”思想在治未病体系建设和慢性病管理体系建设方面进行阐述。
治未病中拓展产业
上一篇:善社交者寿命长
下一篇:认识和把握中医药事业发展“大势”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